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倪啟瑞:做好事、做好件事

2010年5月31日

焦點人物

楊天帥

倪啟瑞:做好事、做好件事
「點解佢咁鐘意幫人嘅?」成熟男問。

「幫到人,感覺,幾好㗎!」Kama答。

乘巴士時常會看見這廣告。廣告這回事,問的是廢話,答的是真理。我質疑是否有香港人未聽過「助人為快樂之本」這話。問題在於知與行是兩件事。為了幫人,你願意付出幾多?無車無樓,可以麼?被人譏笑無出息,可以麼?

「我無出息?對呀。既然你有出息,不如幫更多人啦!」倪啟瑞說。



幫助人有滿足感

倪啟瑞是佛教徒。去年6月,他千里迢迢到非洲馬拉威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院做義工。一個半月後回港,在香港展開成立該組織香港分中心的工作。

「工作久了,想找個特別的地方體驗一下。心血來潮,在Google輸入『非洲』和『佛教』二字,一load就出現這個團體。我一向知道,華人在非洲的義務工作很少,所以覺得這個團體頗有趣,於是決定試試。」他說。

說得倒簡單。男人以事業為重,他當時辭掉的可是香港大學的高薪厚職。況且他已年過三十,要上演浪子回頭,未免有點太遲。

「以前讀書,成天覺得將來一定發達,一定成功。那時的我覺得成功是什麼呢?不外乎有車有樓,這兩件事是成功的標誌。」他說。「到了三十歲,終於接受現實:自己不會發到好似李嘉誠。我想,成功仍然是可以很容易的,但其定義要有所調整。」

倪啟瑞說,馬拉威孤兒院的孩子沒有書包,他們只能拾一條繩、一個膠袋,穿起來湊合使用。一個孩子拾到的繩子特別粗,走起路來,儼如揹了個LV般神氣。其他孩子見了,很是羨慕。物質豐饒與否,其實並無準則。

「今日有一個LV,明天就想要兩個。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成功幾時會來?其實只是心靈問題。」

在非洲,倪啟瑞只需要做很少,孤兒們已很滿足。「我在非洲是幸福的,因為我總是被一群滿足的小孩圍住。」他說。「在非洲做義務工作要比香港容易。香港人慾望很多,幫了一樣,又要一樣。」

非洲幸福兒童



太易滿足亦非好事。

「非洲人只要能曬太陽,有東西吃,就無所求,什麼都不做。」倪啟瑞說。孤兒院只照顧孩子至十八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必須令他們在長大成人前能夠自立。所以中心請來少林武僧教孤兒功夫,鍛鍊意志;又教孤兒中文,讓他們提高競爭力。

「我們的目標是助人自助,讓孤兒們能夠在長大後幫助其他人。」

其實幫人本身就是自助。倪啟瑞覺得,香港人的價值觀太過單一,只用物質衡量成功。「人生其實有很多路可以行,不是只有做醫生、律師才算成功。」他鼓勵人們重新尋找自己。

「我不是在叫人做好事,而是叫人做好件事。」他說。應要做好的那件事,正是人生。成功終究是自己的,別人如何說三道四也無所謂。過得自己,就過得人。

「我還未能接受人家說我無出息呢。」我道。

「我已經過去了。」定慧小沙彌說。倪啟瑞曾出家,這是他的出家名字。



楊天帥|焦點人物

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