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高球小將 Road to 2010

2010年6月8日

新視野

楊天帥

高球小將 Road to 2010
高爾夫球──一個洋文翻譯過來的名字。足球不叫「夫池球」、籃球不叫「巴士桔池球」,對東方人而言,高球的親切感已比其他運動輸了一截,加之它無論教練費、器材費或場地費都貴,提到高球,普羅大眾(如我)大概只會想起Tiger Woods,繼而就是「出軌」。

「既無碰撞,運動量亦不劇烈,不會覺得不夠『激』嗎?」我問。「Golf只是『激』在另一方面,那就是把球打入洞的一刻。觀眾或許覺得不怎麼樣,但高球手就會好緊張。」十六歲的陳芷澄說。「因為往往贏輸只差一桿。」「足球是團體運動,即使踢得不好,只要隊友補救,還是會贏。Golf則不同,打不好,就什麼都沒有。」十七歲的林子豐亦道。「高球成功感比足球大得多。」





在5月21日結束的第四屆中國全國體育大會高爾夫球球賽中,港隊表現出色,男女團體均得一等獎。陳芷澄與林子豐便是出賽隊伍的成員。

二人均是八、九歲時,在父母帶領下開始接觸高爾夫球。「開始玩了大概一年後才逐漸喜歡。起初不大清楚怎樣玩法。只是握着高球棍,覺得很有趣罷。」陳芷澄道。

林子豐起初也一樣,對高球不甚了了。可他在誤打誤撞下,竟也在一個本地業餘公開賽中拿了冠軍。「那時不過是在場上鬧着玩。年紀太小,分數都要由別人在旁代為記錄。」林子豐說。「頒獎時才知道自己贏了呢。」自那次以後,他便加入香港高爾夫球總會,進而成為其隊伍成員。

一周六天訓練

聽二人所言,彷彿高球是種很簡單的運動似的,其實不然。雖然與其他運動相比,高球較重視技術而非體力,但他們一星期也得做兩天體能鍛煉,四天擊球。一周六日的訓練,比上課還要頻密。

他們的球手生涯亦非一帆風順。陳芷澄在十二三歲時便曾遇上低潮。「那時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已到盡頭,無法再進步。剛升上中學,這個那個也很忙碌,就萌生想要放棄的念頭。」她說。但這樣的想法畢竟只是一時意氣,她對高球始終還是不捨得。「後來又想,不如投放多點時間,看看自己是否能走遠一點。」

「結果我終於在一次比賽中有了突破,打出Under(即低於標準桿),更破了Course Record。」她說。見自己付出的努力有成果,陳芷澄便下定決心繼續打下去。

「每天上學到三時許,然後獨自乘車去做Gym、練習,回家後私人時間已經不多。」她說。「累是累的。雖然犧牲了玩和休息的時間。但還是要逼自己這樣做。」我問她,會否在某些日子給自己放個假?「無比賽的話,有時也會的。」她想了一會,又補充道:「不過比賽其實好密。」

我說:「那即是不會啦。」

「其實沒關係呀,值得的。」她笑道。「自己本身喜歡打Golf嘛,又不是有誰在強迫。打出成績來,Daddy Mammy開心,其他人開心,自己也感到自豪。」

人們總說,傑出學生必須樣樣皆能。可有時客觀因素並不容許事事兼顧。參加海外比賽抑或留在本地學,便是只能二選一的實例。畢竟人人只有二十四小時,要得到A,就注定要犧牲B。陳芷澄平均每一兩個月便向學校請假一星期參加比賽。

比賽學業二選一



「對學業的影響一定有,畢竟是比其他同學少了上課時間。惟有在之後自己努力追回來吧。」她道。

林子豐的情況更甚。9月到12月期間,他只上了三天課。「上學期比賽真的好密。9月去英國、英國飛韓國、韓國飛日本,回港後休息一會,又參加了兩個業餘比賽,接着又去大陸打亞洲業餘。11月尾回來,學校又考試了,沒課上。」

「這兩年成績較差,因為連考試也有一半沒參加。」他說。「其實我本來成績OK的,不過這兩年真的好少上學。」「因為想打好亞運,所以把時間都放在高球上了。」

話雖如此,一個學期只上三日學,會否太誇張?

二人的贊助商瑞士盈豐銀行行政總裁趙善銓說,要是他是學校校長,他會建議林子豐減少參加比賽。「假若你參加十個比賽,只能上十天學,我會提議,可否只參加七個呢?能上三十天學也不錯呀。」

留意,上面的立場,只假設他自己是校長。

「不過,要是我是他的父親,見他如此有天賦,我會盡量讓他出賽,甚至會另聘老師給他Homeschooling。」趙善銓說。「可能每一二百人才有一人在高球上擁有天才,故實在應大力栽培。」

林子豐說,由於東亞運動會與亞運皆在這兩年舉行,因此必須投入更多時間練習。「要是失去這個機會,便要多等四年,那時候又可能會有後起之秀,機會未必會輪到你。」學校有見及此,也特意讓今年本應讀中五的他留級中四,好讓他能避過末代會考,專心打球。

*    *    *



陳芷澄和林子豐此刻的焦點正投放在香港體協及奧委會上。對是否能代表香港參加2010亞運一事,該會仍未下定論。養兵千日,倘無用武之地,實是憾事。

二人均希望將來能成為職業球手,參加世界級大賽,但同時亦擔心不能勝任。陳芷澄說,高球講求手感,今日打得好,明天也可能沒了水準。林子豐也說,高球競爭激烈,今日第一名,下星期可能「包尾」。

將來,二人會否成為第二個李麗珊或者黃金寶?無人知。但我想,只要他們肯堅持,最少對於高球,香港人可在Tiger Woods 與「出軌」以外,多一種聯想的選擇。

楊天帥|新視野

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