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6日
城市專題
楊天帥
肚肚媽媽 與心心媽媽
從前,有一隻雞蛋,來到牛爸爸和牛媽媽的家。小雞破殼而出,雖然牠不是小牛,可也和牛父母相親相愛……
「你知道自己是領養的嗎?」
「我知!」
「什麼叫領養?」
「唔知!」
「領養就是你有兩個媽媽。肚肚生你的媽媽很偉大,但她有她生活的難處,於是把你交給我這個心心生你的媽媽,把你養大成人……」
心心媽媽一詞,便是由此而來。
「在支援小組裏我認識許多領養父母,他們全心全意為小朋友付出,外人絕不可能猜出孩子並非他們親生。」Louise說。「我們跟其他父母的分別只在少了十月懷胎的經驗。」
Louise的獨子今年五歲。她與丈夫因健康問題無法生育,經過數年考慮後,決定選擇領養。從社署接過這個孩子時,他只有三個月大。
「與其他父母相比,我想我們會更關注建立孩子正面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坦言作為領養母親,特別擔心孩子會小看自己,或因別人的話影響自己的情緒。「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他人或會在不知不覺間說錯了的話。孩子本來是開心幸福的,倘因這些話令自己心理受到影響,就很不值得了。」
「最緊要是讓小朋友知道你付出真心。」她說。「孩子是很聰明的。你愛他,他不會不知道。」
一次Louise的孩子頑皮犯錯,她罰他打手板。孩子當然不高興,哭了起來。臨睡前,Louise來到他床前,與他「賽後檢討」,確認他清楚自己的過錯。「媽媽打你,是因為媽媽想教好你。」她說。
在那之後他又再闖禍,得再次「受刑」。就範的時候,他問媽媽:「媽媽,你是不是想教好我呀?」
Louise 聽了很感動,想道這孩子確是一點一滴地把她的教誨記在腦裏哩。
又有一次,她與孩子坐在沙發上,孩子一不留神翻身滾落地。她登時急了,好在孩子沒有受傷。事後,她怪自己照顧不周,經驗不夠,怎可以讓他發生意外哩?想着媽媽就哭了。
聽了Louise和孩子的幾個故事,想來想去,總想不出她和普通母親有何分別。「或許你會覺得我這樣說太誇張、太大膽,可我有時真覺得自己比一些親生母親更疼自己的孩子。」
領養難處重重
說做領養媽媽毫無困難當然是不可能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部經書有點獨特、有點難解。
「我們會確保準領養父母清楚實際上將遇到的困難。」母親的抉擇領養服務社工錢倩君說。「小朋友是不會在領養第一天起就摟着你笑的。」
她表示,即使孩子出生時已被安排接受領養,由於手續繁複,到正式進入領養家庭最快也需時約三個月。這期間嬰兒會與身邊的人建立關係。讓嬰兒順利適應與過渡到領養家庭這一環非常重要。為此,領養父母得學習許多特別技巧。他們在接收孩子前要上兩節必修課,與社工多次傾談,還得多看相關書籍。
教導孩子期間難免會有打罵。「你不是我的親生母親,都不愛我,當然打我啦。」這樣的話誰聽了不傷心?
幸好這話Louise 還沒有聽過。可在她領養之前,朋友就曾問過她:「要是孩子真這樣說了,你怎麼辦?」當時她也着實心裏暗驚。當然,最後她是想通了。
「我想我已有此準備,所以不會太hurt。孩子說這話時或許正處於反叛期,一時衝口而出吧。」她道。「衝口而出的話不必太介懷。」
如此想法倒不是沒根沒據的自我安慰。一次父子不和,孩子仗恃爸爸口硬心軟,肆無忌憚地對他大罵。Louise事後問孩子,是否當真不喜歡爸爸在這家庭裏?「不!我要爸爸在這個家庭裏。」他這樣說道,生怕爸爸真會因他一句話不見了似的。
而最敏感的,大概是「尋根」問題。
「不少被領養者都會希望知道自己生父母的事。他們的人生就好像缺了一塊的拼圖。」錢倩君說。「你與心儀的女孩約會,人家說你倆有夫妻相,你們自然高興。可領養的孩子就會怕她或許是自己的親妹妹。」粵語片的老橋段,誰能保證不會成為現實?
「倘若孩子想要尋根,我一定會幫助他。」Louise把這看得很開。「始終孩子不是我所擁有的附屬品,而是一個獨立個體。他也有選擇的權利。」
「我很有信心孩子不會被生母搶去──」這「搶」字透露了她那母性的執着。「我相信人的感情是靠累積而來的。」
一些領養家庭太愛自己的孩子,乾脆把他當做親生,拒絕談領養的事。「為何總提醒我們孩子是領養的?為何要標籤我們為『領養父母』?」他們會有這樣的不滿。錢倩君認為這亦非好事。
「小朋友會有因領養身份反映出來的行為和感情,作為領養父母不可不正視。」她說。「因此他們得有『領養父母』的自覺。」
社會對領養認知不足
自今年1月1日起,社會福利署批准非政府組職處理領養個案,主要負責事前評估及事後監察。領養的配對則仍由社署負責。事前評估需時數月至半年不等。由於領養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因此過程非常嚴謹。這期間社工亦會協助領養父母作好準備。
早前有美國母親領養俄籍孩子後,因對他不滿,把他孤身送返俄國。這新聞令錢倩君的工作小隊有很深的反思。「事前預備是很重要的。那母親聲稱這樣做是因為領養機構隱瞞孩子患有精神病。正因為孩子的狀況與她當初心中所想存有落差,才會出現如此悲劇。因此,確保領養父母知悉一切可能發生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或許人們都沒能聯想到,香港也不時發生與領養有密切關係的案件。初生嬰兒遭母親殺害的個案在上月竟有三宗之多。「都怪那些母親不知道──多少人在輪候領養初生嬰兒啊!」Louise道。香港的準領養父母數目一直遠多於需要被領養的孩子。
「社會總以為,誕下孩子給人領養很不負責任,其實正好相反。」錢倩君說。「生母對孩子也充滿感情,但她亦明白自己無能力養育他。生母是為了孩子能過更好的生活才選擇放棄撫養權的。」
Louise說,讓嬰兒接受領養,其實是三贏─生母、孩子和領養父母都得益。「倘我有天能看見孩子的生母,或許我真的要摟着她感謝一番。」她說。「是她讓我今日如此幸福的。」
不知Louise怎樣與孩子慶祝母親節?
「我不肯定他是否清楚何謂母親節。」Louise 笑道。「大概會買個蛋糕回家自己慶祝吧。其實也沒所謂,我着重其意義多於吃一頓美餐。」
「只要孩子平時愛我就已足夠。」Louise的臉上泛起甜絲絲的微笑。
她說,孩子和她逛街時忽然會輕喊媽媽我真的好喜歡你;孩子清晨起床後會「啜啜啜地」吻她;一家三口所住單位在最低層,她上班時孩子會在窗前大聲喊bye bye,她還怕他會吵醒別人;有時候,她奇怪孩子說話的語氣怎麼似曾相識,原來他在學着自己的口吻……Louise跟孩子說,我、你、爸爸,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家庭。
「我在母親節所希望的,是孩子能夠珍惜自己,聽教聽話,時常記得心心媽媽,也別忘記肚肚媽媽。」
文、攝 楊天帥 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