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滂沱大雨下的滂沱大便 PART 2

幸好大便並不太爛。總的來說還是以兩頭尖的圓柱體姿態存在。一共五條,待在紅色膠袋裡,乍看像潤腸。幸好紙巾一類東西木屋裡也是有的。清理完畢後我把紙巾一併丟進膠袋,死死的綁兩個結,好像生怕有誰會解開似的。洗罷手,望著那包好的膠袋,我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創世壯舉。

然後,誘惑來了。

面對著一膠袋屎的機遇,在生命中或許不會出現多過10次。當這樣的時刻出現,我是否有些甚麼可以把握哩?我是否真要讓這個機會白白溜走哩?是否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猛然想起,有這麼一個晚上,一包屎出現在我的眼前,而我又想也沒想就拋棄它-我難道完全不會後悔嗎?

如是我想,我透過好好利用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或許能得到罕有的經驗也未可知。我一直很想知道,屎的溫度(是否與人體一樣37度?)與屎的質感。

我猶豫了一下,大腦迅速權衡著優劣得失。好了,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失嘛。

於是我用手輕輕地,心驚膽顫卻又萬分期待,隔著膠袋碰了一下。

當然是隔著膠袋。

暖呼呼的。我想起漫畫中的典型大便:幾個小八字代表蒼蠅縈繞飛舞,幾條鬈髮般的曲線代表蒸氣。啊,在冬天的話,這種熱度會使大便冒出騰騰蒸氣亦不足為奇。

說起來,男孩子大概會試過尿急得狠,褲頭還未解罷就「廖植標」,溫水般的尿不小心打到手指頭上。那種溫度與大便的溫度差不多(也理所當然,畢竟同是人體的產物)。至於女性的話,據我想像恐怕不會有尿濺手指頭的情況罷。這種依據男女身體結構而造成的不平等,還真有點不公平哩。當然,要是女性執意要得到這種經驗的話,應該也不會很難的就是…

剛才關於溫度的,是第一印象。

第二印象是質感。當然,大便的質感就好像人的性格,不但因人而迥異,便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也會截然不同。所以現在所說的,實屬狹義。即那雷電交加之夜的我的大便質感。

那一點兒也不硬。輕輕摁下去就使大便陷成一個指頭大小的坑來。那感覺像極把手指插進肯德基的薯茸(「走汁」)。隔著膠袋的感覺就這樣了,無法更進一步了解它的質感自是可惜。可作為我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完事後,我打開門,屋外仍舊無情地下著滂沱大雨。我以投壘球的姿態把盛大便的膠袋遠遠丟入屋旁的森林內。它很快沒入樹叢之中,一點痕跡都看不見。
那膠袋顯然並非Bio Degradable的環保產物。終有一天雨水會把它骨碌骨碌的沖刷下來。到時候發現了這泡屎的人大概會陷入恐慌吧。可我也沒法子為人家考慮這麼多了。誰叫這木屋連廁所都欠奉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