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新視野
楊天帥
子女好與壞 未必在乎溝通與關懷
以前,當家母還是青少年(她今年四十九),誰會講什麼「溝通與關懷」?
剛完成高考的張鎧淇談到她的上一代,說如果爸爸考試成績好,就可得到一塊5元硬幣大小的午餐肉。在那為口奔馳的年代,她的爸爸已是如獲至寶,高興得要掉下淚來。姑媽也告訴她,全家就只有自己不識字,因舊時要留在家中照顧弟妹,無機會上學。
張鎧淇的父輩有十兄弟姊妹,父母就算有意溝通與關懷,也有心無力。儘管如此,以往青少年自殺、抑鬱等事,卻鮮有聽聞。
「每個年代的青少年同家庭相處的方法皆不相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專業顧問梁玉麒博士解釋道。
「以前父母成日罵子女。這是否表示青少年成長條件差?不一定。因為當時有其他因素支援,如親朋戚友會介入支持。況且,當時教孩子其實並非單靠父母,而是靠整個社區。一家打罵孩子,鄰居阿姨出來做和事老,時有發生。」
「所以重要的未必在於關懷,而是明白青少年在當今社會中有何需要。舊時為例,需要是有食有住,有教育更佳,關心則甚次要。」
今日呢,衣食住行固然無憂,教育與關心,似乎更見泛濫之勢。青少年的需要,究竟為何?
過度受保護
最近坊間熱切討論的港孩問題,正源於父母對子女過分關心。此問題在中產家庭尤其普遍。
「香港男女現在傾向遲婚。以前女性多希望三十歲前產子,今日不會了,往往要推遲到三十三至三十六歲。」梁玉麒道。「在此年紀產子並不容易,可能要試許多次,甚至請醫生幫忙,做多重工夫才能成事。」
「於是,孩子便完全成為家庭生活的重心。」
中產父母多受過教育,教孩子時動口不動手。「打者愛也,愛者打多幾下」的家教模式雖已落伍,卻沒有令這一代青少年更幸福。今日的孩子,需要的、欠缺的,其實是成長空間。
「很多父母為子女作太多安排了。什麼都已幫他們想妥,孩子就自然較少思考。餘暇被安排又畫畫又彈琴,放學又要補課,完全過度勞動,孩子一有少許私人時間,當然寧願去玩,哪裏還會『自主學習』、『自主成長』?」
「反倒是基層家庭,因父母本來生活忙碌,既無時間、亦無能力對子女過分關心,只好無可奈何地給孩子『自由』。」梁玉麒道。「說不定基層的孩子還更快樂些。」
父母過分關心孩子,但彼此相處時間卻不多。這主要源於香港人平均工時過高。香港小童群益會調查顯示,67%家長間中或經常超時工作。38%家長下班回家後因感精神透支,未能享受家庭生活,亦無足夠時間與家人相處。
與親朋相處少
即使排除萬難,一家相聚,也未必會互相交流。父母閱報、看電視,孩子上網、玩電子遊戲,是現代家庭的典型「相處」方式。就是扶老攜幼,星期日去飲茶,孩子亦多機不離手,與身邊人幾乎沒有對話。
雖然今日我們常說,朋輩對青少年影響至深,但其實青少年就連朋友亦寥寥可數。「現代社會,一個家庭普遍只有一個孩子。那群『公主』、『王子』,多不懂與別人相處。」梁玉麒道。
「以前孩子喜歡流連街上,與別人一起踢足球、玩遊戲,就是用廁所,彼此也會發生衝突,與他人相處的技巧可以無師自通。以前暑假學生做暑期工,自然而然體會到勞動的辛苦。現在呢,大學生想找份暑期工也難。
「因此,我們才要教青少年怎樣『捱』,要搞諸如『成長的天空』、『ABC』等活動,教年輕人怎樣與人相處。
一招勝萬言
不關心是錯,關心太多更錯。所以人人話,現代社會,為人父母不易。不過,梁玉麒也有高招應對。高招者,只出一招也。
很玄,是不?
「父母只須用一種象徵(Signifying Act),去表達對孩子的關心,便已足夠。」
張 鎧淇有一實例。她早前考高考,因為四個堂姐都是大學生,有所比較之下,她便對能否升學特別緊張。一向不稔熟的姑母知道了,特意對她多加鼓勵,又安慰她說, 升大學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然盡力。這種話固然老套,任誰大概都聽過千百遍。然而正因彼此平日接觸不多,令張鎧淇聽罷此話,認為「竟連一向少見的姑母都 關心我」,深受感動。
「當然,人家其實未必有實質幫忙,但知道有人關心,心理上會好過一點。」張鎧淇說。
早前有團體呼籲家長每日用最少十五分鐘與子女傾談,梁玉麒並不很同意,更搬出無綫劇集《談情說案》的劇情解釋:「犀利妹爸爸一直堅持要女兒做警察,繼承家族事業,但當她感情受挫,卻告訴她不做也沒關係。這樣一句話就已足夠表達關心了。」
爸媽,何謂飛哥跌落坑渠?
每次說青少年問題,講的總是家長該當如何云云。其實關係是雙向的,父母與孩子相處,孩子自當須負一半責任。
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就家庭關係盡過力?
張鎧淇的家庭生活豐富,每個月總有三數次與親戚家人聚會。聚會通常安排在星期六晚上,那時段張鎧淇卻要上唱歌課。面對兩難,如何處理?「我會寧可遲少少到。就算八點半上完課,我都會即刻飛出去,九點半到都好,最少不是無到。」
「不覺累嗎?」我問。
「會呀,不過出到去一夥人嘻嘻哈哈就會好開心,無所謂啦。」她笑道。這就是付出。多數青少年遇此形勢,大概早已回家蒙頭大睡,或與朋友去hea吧。
「將來我長大後,都會成為家庭活動的搞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義務,而是自發地一代代延續下去。」
又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關心過父母?
梁玉麒說,溝通不一定指父母了解青少年心理,青少年也可以反過來了解父母。
「你成日訪問人,都沒有機會訪問自己父母!」梁玉麒笑着對我說。「其實青少年真可以嘗試訪問自己爸爸媽媽。比如,他們的青少年時期如何度過?為什麼他們愛飲茶,不愛食麥當勞?什麼叫『飛哥跌落坑渠』?他們在涼茶舖又有過什麼經驗?」
「就當是做一次口述歷史,對青少年本身的成長亦有幫助。」梁玉麒道。
何謂飛哥跌落坑渠?謎底就留給一眾青少年問父母好了!
楊天帥|新視野
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