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
愛讀書的孩子
克洋
中文
學習外語有種好處,就是你可以從他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語言。這過程就好似照鏡─哎呀,這裏長了暗瘡;仔細看看,原來我的耳朵形狀很漂亮─就是這種感覺。
日文有種常用句式「─かも知れません」,直譯的意思就是「─也未可知」。如「僕は死んだかも知れません」,就是「我死去也未可知」。在林少華翻譯的村上春樹小說中,常可找到這樣的句型。
起初我覺得這種譯法很奇怪。我們中國人是不會說「我死去也未可知」的,要說的話,應該是「我可能死去」才對。後來讀《紅樓夢》,發現「急疼之時只叫姐姐妹妹字樣,或可解疼也未可知」一句,才知道原來「也未可知」本來就是中國語法。
以前,我又認為港式、英式中文詞句泛濫,什麼YY化(YY-ization)、ZZ力(ZZ-ability),壓根兒就不是中文。友人F(此君是專家)不以為然,拿來郁達夫的《南遷》給我看,第四章的標題赫然竟是「親和力 Wahlverwandtschaft」。
「為什麼郁達夫寫的就一定正確?」我擺出批判姿態。
「那你說,什麼才是『正確』?」他比我更有力。
他說,中文不是自天而降的一部法典,而是不斷變化、約定俗成的。不僅曹雪芹、郁達夫等文豪、便是凡人如你我也是中文的創造者。
「中文是活的,會新陳代謝。新詞來,舊詞去,沒有對錯。」他說。「用中文,重要的是理解自己在使用過程中的lost and found。選擇一個詞語,想想會丟掉什麼,尋見什麼。抱持這種想法,就能避免失去中文的核心價值。」
有些日子,我完成一天工作後,甫回家,便會躺倒床上,心想生活這東西,真像攜了穿洞的購物籃逛超市。這邊廂給裏頭添巧克力糖,那邊剛放進去的三文魚卻掉落一地。到了收銀台,才驚覺原來自己的購物籃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每想到這裏,我又會記起友人F的話,記起中文的lost and fou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