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
新視野
楊天帥
Financial Planner:講心?講金?
事先聲明,此話題甚受爭議。吳偉明教授的知日部屋說的好:「哈日反日不如知日」。對Financial Planner (財務策劃師)亦然。有人寧願放棄做督察也要投身此行業,亦有人認為這是「狗做的工作」(不是我—受訪者朋友說的。我並不同意這句話),誰是誰非,很難說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坊間(特別是將畢業/剛畢業的新鮮人)對此行業認識太少。
「喂!好耐無見啦!一塊吃頓飯吧!」連名字都忘了的小學同學來電。「嗯……你做哪行……?」「財務策劃!」「對不起……我沒興趣……」「其實你有無儲錢的習慣?」「我要掛線啦……」「你不關心自己,都關心一下你家人─」
上述是友人的親身經歷。
幫助或出賣
「人們對這行有偏見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要sell朋友。」現職財務策劃顧問的李穎聰說。兩年前,他在港大英文系畢業。「朋友本來應該無利益衝突的。」
入職之初,他亦有如此想法,後來有所改變。
「香港社會的運作模式便是如此。像醫生,離開公立醫院出來掛牌後,我們就好受他們歡迎。他們每與我們見面,總捧來一疊卡片,請我們推薦給客戶。」「『朋友幫朋友』,本來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我又無『揸住支槍』逼你買。即使我如此,你買了,不再介紹朋友給我,我還是得在這個行業消失的。這絕非一個sustainable(可持續發展)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李穎聰說。「況且,我賣的並非廢物,是真的對人有幫助的產品呀!」
那小學同學的故事還有下文。友人終於答應一道吃頓晚飯。小學同學三番四次游說他購買保險產品,他堅決拒絕。小學同學面露慍色:「你既然不買,怎麼又答應見我?浪費我時間!」小學同學說,為了補償其時間損失,應該給他介紹幾個朋友。結果,友人介紹了筆者。
這不是李穎聰的工作方式:「我希望能約你出來傾談一下關於財務策劃的事。但我強調你見我並不一定要做決定,整個過程你完全毋須commitment。即使你仍覺得未是購買時機,亦無關係。我請你在會面過後,給我一些feedback,因為我好希望在這一行做得好。」李穎聰琅琅念着他的電話cold call對白。他說,不好評論別人的做法,但自己的個人宗旨是開宗明義,說明來意。「說約出來吃飯,卻又丟份plan出來,覺得憤怒是很正常的事。」他坦言道。
MT或FP
測試:即上求職網站,搜尋Marketing Officer、Management Trainee (MT)、Customer Service Manager……你會找到不少保險公司的招聘廣告,當中十有八九其實請的都是Financial Planner(FP)。
任職保險公司分行經理的黃子安的招聘則是打正旗號,白紙黑字寫招請Financial Planner。「我也明白,求職者面試時,發現貨不對辦,感覺會很壞。這是大眾對這個行業反感的一大原因。」他說。
一般來說,保險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頗特別。每個從業員均可自行招聘新血。只要得到高級經理認可,新血即可上班。招聘者則會成為新血的「師傅」或「經理」。由於整個過程「師傅」毋須付一分一毫,而新血做到生意,保險公司會額外給予「師傅」獎金。因此,「師傅」絕對有責任(和動力)廣泛招收「徒弟」,教曉他們打天下。
所以,求職網站中總是有多如牛毛的Financial Planner招聘廣告。「師傅」為搶「徒弟」,會各出奇謀,猶有甚者,巧立名目,以吸引人才。
「其實他們(巧立名目的招聘者)影響到我。因為我是名正言順的請Financial Planner,卻要承擔他們不老實所引起的公眾反感。」
「我會建議想入行的人主動向老闆要求參觀團隊工作、開會的情況。」黃子安說。「有什麼會比你自己親眼觀察更真實哩?」他表示,這種要求是一個雙贏方案。因為面試員會覺得應徵者有熱誠、願意付出,應徵者亦得以有機會看看工作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反對或支持
「我要多謝一個朋友。他說過一句話,令我記住要做得好。那句話好簡單:『保險是狗做的工作』。」黃子安如是說。
黃子安的父親也曾對這行業深惡痛絕,特別是當他放棄的是一份月薪二萬六的上市公司經理,以及一份督察工作。黃子安求父親給他半年時間。他說,半年後倘我賺不到這個人工便立刻辭職。
「半年後我給他看糧單─當然賺不到啦。」黃子安笑道。於是,半年之後又半年。「本來都不過是賺到2萬元左右,但恰巧那個月公司發獎金,糧單剛好超過3萬─這才總算過關了。」
後來,黃子安父親也介紹朋友給他做生意了─「但你不可說是我的兒子!」他憶述父親當時的話。
李穎聰的經驗亦與黃子安相同。他的父母與朋友亦曾大力反對。「媽媽不斷轟炸,做這行怎樣不好呀,賣的東西又怎樣不好呀,又會朋友盡失呀……。或者他們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驗,遇過一些違法或違反職業操守的經紀吧。」
不過,終究兒子是惱不久的,他們的家人終於還是接受了這個行業。「用時間和決心去改變他們的看法─雖然這很老套,但是事實。」李穎聰說。
* * *
何解對這行如此有興趣?
「坦白講,我就不是很有興趣。我個人好理性,大部分時間都在判斷應不應該,而不是想與不想。」黃子安道。
李穎聰則形容這行業是一個「people business」、「rejection business」,必須要有很高EQ。他說,自己從頭到腳就是一個廣告板,必須整天帶着它去見人、見人。對方當刻未必會幫趁,但他也不能就此反臉不認人,他還是得給對方一個好印象,好讓有朝一日對方在有需要時會重新想起他。
「每份工作都有犧牲。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肯為這份工作改變。會不會『對人歡笑背人愁』,其實取決於你入行時有沒有想清楚。」
「有單身朋友,知我見人多,就叫我不如搞個Party。」李穎聰笑道。「我說,你要什麼Profile?我認識的人面好闊呀,你揀啦!」
「這份工會令你的生活多了好多色彩。人一世物一世,最少我將來會有點經歷可以告訴別人。」
其實,你也好我也好,不過是「搵返兩餐晏仔」罷了。
團隊文化各異 入行者可揀擇
IFPHK(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外務副會長趙小寶認為,財務策劃行業的發展潛力強勁。「香港經過七、八十年代的高速經濟增長,中產數目增加。他們極需要專業人士為他們管理財富。另外,本地理財產品供應自由,面向國際,加上內地經濟亦正飆升,因此大中華地區市場潛力亦有增無減。」
他表示,這一行對人才的需求亦不小。「很多大機構想請更多人手,但無奈供應不足。所以他們開出的條件大多都頗優厚,也很願意花資源培訓新人。」
此行業其中一個獨特現象是,即使同屬一間公司,團隊文化可以相當迥異。基於人人可為師,入行門路比其他行業要多,有意投身財務策劃行業者可仔細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團隊。
以黃子安的團隊為例,他對員工的紀律要求嚴格。他要他們每天準時九時正上班,見客則要早十五分鐘到達會面地點。有些團隊對紀律的要求則較寬鬆,只要「跑到數」就無問題。
由於財務策劃顧問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外出見客,其工作時間因而甚具彈性。「正確來說是有彈性地長工時。你可以選擇的,是九時抑或十一時下班。」李穎聰道。他表示,早下班其實即意味見客量少,這直接影響個人事業發展。
問到哪些人會適合這個行業?黃子安道:「我見過Smart的人做得不好,但未見過勤力的人做得不好。」李穎聰亦同意,只要肯搏肯捱,便能有所成。勤能補拙,是這個行業的主要信念。
文、攝 楊天帥
gyeung@hkej.com
這是你轉的嗎?
回覆刪除No la, I am the writer mysel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