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突破香港小姐與先生框框

201092

楊天帥 城市專題


今年選美,除一如以往、千篇一律的花邊醜聞外,亦罕見地有幾篇饒有趣味的報道。

其一是CNN形容當選港姐為「豬扒」(其實絕無此事,詳見下文),港女聞之,大呼女人生來不為予男人評頭品足,「豬扒」一說,有侮辱女性之嫌。

然後香港男士關注組也請願,抗議港男選舉現場觀眾與評判皆為女性,候選人還得被觸摸身體。關注組就此事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亦認為有侮辱男性之嫌。

這麼說來,難道香港真是一個男女互相侮辱、互相歧視,「男仔同男仔玩,女仔同女仔玩」的社會?

女性:港姐為何慘變豬扒?

「豬扒港姐」風波鬧大,不單被質疑選舉造馬,惹得網民群起攻之,還引來海外媒體報道。當然,其實這都不過是公眾茶餘飯後的話題,誰也沒有認真到為港姐選舉遊行示威,高喊「你不能代表我」。

一切都是煲水新聞。例子如CNN,該媒體其實沒有指當選港姐是「豬扒」,只不過客觀引述「網民如此批評」,而公眾與香港媒體見了,加鹽加醋,譁眾取寵。

選美盛事不再

然而,從被稱為「創下醜港姐先河」的1993年冠軍莫可欣起,港姐質素被公眾批評一蟹不如一蟹,則是鐵一般事實。

「豬扒化」、「美麗終結」、「港姐淪陷」……,究其原因何在?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師陳澤蕾博士認為,參加選美比賽對香港女性的吸引力遠不如前。

「早二十多年前,不少女性藉參加香港小姐選舉,可順利進入娛樂圈,開拓自己的事業,然而今日就困難多了。」她說。「另外,獎金獎品相對當時入息水平,也比現在豐厚得多。」

「加上現在可供女性選擇的工種多了,就好似花樣年華的蘇秘書,以前女性永遠只能安分做秘書,沒得做經理。今時不同往日,女性再不必靠選美擁有自己的事業。」

種種原因,令女性對選美興趣大減。與此同時,陳澤蕾亦指,每屆候選港姐美也罷,不美也罷,總不免要被公眾恥笑奚落、冷嘲熱諷一番。一消一長下,參加選美的人數自然大減了。

「參加者減少,可供主辦單位篩選的女子也相應減少。假如從遞表到出鏡,來來去去都只有『十個壯士』,那電視台也就無計可施,只得任她們其中之一成為香港最『美麗』的港姐冠軍。」

「其實今時今日電視台已不再把港姐選舉視為重頭戲,只不過既為本地一大電視台,綜藝節目始終不能取消,港姐選舉才會繼續年復年地搞下去。」

新婦女協進會執行委員陳效能認為,「港姐淪陷」主要原因在於公眾眼光改變:「現代都市中,我們已接觸到太多女性『靚』的形象。雜誌、電視、互聯網,『靚女』隨處可見,令與典型稍有偏差的女性,已被視為不漂亮。」

曾就港男選舉議題請願的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從前的香港電視機屬上等人玩意,並不普及,而現在則節目太多,令觀眾目不暇給,港姐選舉不再如前,是高尚的盛事。港姐質素下跌,其實只是電視普及的錯覺。

女性仍次一等

陳效能表示,香港社會有聲音指,「現代女人愈來愈惡,男人愈來愈難做」,事實不然。

根據2008年政府統計數字,本地經理、行政人員以及專業人士中,男女比例只約為七比三。此外,就業女性每月收入的中位數也只及男性的七成,即使撇除外籍家庭傭工不算,也只有八成三。

「香港對男女性別定型依然很強,普遍觀念還是覺得男人要工作賺錢,女人要照顧家庭。」她說。「就好似一個不懂煮飯的五歲小孩,當你有天見他自己搽麵包,就覺得他好聰明。」

「因此,當女人工作的情況稍為普遍,基於期望與事實的落差,男性便會有極大受威脅的感覺。」



男性:港男為何呼冤屈?

「在父權社會中,男子亦非無往而不利。他們要恰當地做一個父權社會中應有的男性,才能得到好處。」陳澤蕾說。「所謂『應有的男性』,條件如有錢、出身名門望族、身形健碩、事業有成……

「其實他們在社會都有好多制約,特別是當他們無法達到上述要求,壓力也着實不小。」

王國興坦言,他認為現代社會中女性的地位比男性高。「香港從資本主義發展到後工業社會,體力勞動工作多由機械取代,人力需求下降,男性比以前更難找到工作,過往的男主外女主內思想早已行不通了。」

最大問題在於,政府的社福政策沒能跟上社會步伐轉變。

「婦女有婦女事務委員會,為何男士卻沒有男士事務委員會呢?難道男士就沒有須要討論的事情嗎?政府對女性病有不少照顧,如提供驗身服務等,但男性病卻又得不到相同關注。為什麼只有女性診所,沒有男性診所?」

工作方面,王國興則說,曾有男士向他反映,社會上很多職位「男性免問」。例子如超級市場收銀,儘管僱主為避免觸及性別歧視條例,沒有明言只聘請女性,但明顯男性收銀員幾乎見所未見。

「在社會問題中,也有不少男士是受害者,如家庭暴力,很多社福機構就有收到女性虐打男性,或男性承受語言暴力的問題。女性面對同一問題時,往往可透過求助,找到庇護之所,男性又是沒有。

「男性明明須要求助,但又不敢說,擔心求助顯得自己無用、無能力養家、對不起老婆子女。既無訴求,政府也就看不到改善相關政策的必要了。」

「如果你有個朋友對你,『喂,阿楊(指筆者),無見一排,大隻咗喎,捏下先!』你都會渾身覺得不自在。但女人呢,說句『你的皮膚好像比以前滑了吖!』是很正常的事。」陳效能說。

「這就是一個好例子,說明現在社會風氣是男女老幼都可以品評女人身體,但評論男人則少之又少。而男人評男人,則更會觸及同性戀的禁忌。」她解釋。「是以電視台以清一色女人作評判,化解同性戀的暗示。」

當然,說到平等,陳效能認為不論性取向與性別,理應都能在評判席上佔一席位。「自然並非只有女人才可對着男人身體尖叫。」只是,對公眾而言,這恐怕不易令人接受。

陳澤蕾則指,「港男選舉中,女子的急色相只是一種表演。」她認為,評判團當晚其實並非在做「評判」的角色,「她們對何謂『男人』,並不特別清楚,也不特別關心。她們只會尖叫,裝出既畏羞又奔放的樣子。一句話:她們只是一群演員而已。」


男男女女:選美只是一場鬧劇

無論男性抑或女性,均認為選美只是一場鬧劇。

問題在於這鬧劇假借港人民意,聲稱得獎者可代表香港,成為對外親善大使。誰又曾同意過了?要是電視台能搞一個香港特首選舉,冠軍可成為下任特首,倒是一件方便事,至少不必搞五區公投了。

王國興質疑選美節目中,「美貌與智慧」是否真正並重。「男士穿着泳褲在鏡頭前行來行去,如何突顯智慧呢?」

打破固有框框

港姐選舉評判之一的林大輝議員,曾透露在鏡頭外,他會以兩文三語向候選人提問關於環保、香港空氣質素、最低工資等問題,還會觀察她們的性格是否具親和力。

「這些問題適合不過,為何要閉門提問?」新婦女協進會另一委員陳茵茵不解。「這豈不更證明了選美只是娛樂,最緊要是能滿足觀眾,而非選什麼『美貌與智慧並重』?」

「此外,我也懷疑,評判是如何挑選,為何能代表香港人!」

男與女。我們總以為兩性是對立的,當男女各為自己爭取利益時,直覺總以為他們是要「對着幹」。然而,其實他們向來都是走在同一陣線上。

「一個男人喜歡或不喜歡打扮,不是問題。」陳澤蕾道。「但如果有一個男子愛打扮,令他在公務員面試中失去獲聘機會,被考官批評『乸型,做公務員要似番個男人先得』,那才是問題所在。」

陳效能說,新婦女協進會的目的絕非要「令女人變成像男人一樣」。她們着重的,是個人自主。「我只希望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合適的生活。

「社會上有許多為男人與女人設定好的框框,為何我們非要跟隨這些框框不可?開放這些框框,對男人與女人都有好處。」

社會行為指引不清

王國興說,男士關注組提出要爭取的目標,多亦能令女性得益。「如男士侍產假,對母親亦有很大幫助,我們的請願行動亦有女性參加。最近一次抗議香港先生選舉制度不公,亦有女性出席。」

打破固有框框,知易行難。作為男生的我也要稍吐苦水:女生有時又要平等,又要男生有風度,她們到底希望男女是關係對等還是有強弱之分?

「這其實與社會行為指引不清有關。就好似以前,追求女孩子要送花到家,公司樓下接放工,今日這樣的行為卻可能會被告性騷擾。」陳效能道。「究竟哪種行為才最適合自己呢?這不易明白。所以我們的理想世界要求個人作出許多反思。

「我只希望人們不再因社會要你結婚生子就結婚生子,叫你替女士開門就替女士開門。」要風度抑或要平等,應可由自己決定,這才是男女的真正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