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從1989年開始。當年吳清友是誠建公司老闆,做餐廚設備生意。
「誠品不是為了要發展我的事業。因為在1989年我已經三十九歲了,與跟我同年的朋友一樣,我也出現中年危機。」他娓娓道來往事。「那時我已經有車、有房子、有妻子、有子女,心裏面就想,難道我一生就這樣下去嗎?」「人到中年,很多朋友會思考什麼是生命,存在目的為何……後來,我想到愛、善、美、終生學習應會是我下半生願意義無反顧地追求的東西。」是以他創立「誠品書店」─為的是把他的生命理想與工作結合在一起。「時間證明了那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它令我賠了十六年。」老人不忘自嘲。
「誠品十周年時,我跟同工們說,誠品從一家店變到二十多家,我檢討我的衣食住行,十年來並沒有大改變。我仍然住同一棟房子,開同一輛車─我那部老車開了八年,因我立志誠品不賺錢,車不換─當然,我的妻子也沒有換過。」聽吳清友說話,掛在口邊的永遠是「誠品」二字。「誠品店」、「誠品人」、「誠品態度」、「誠品文化」……「誠品」是這個老人的世界。而承托起這個世界的,則是佛學。
從佛道悟人生
「有一次我在誠品敦南店二樓的咖啡館裏看書,抬起頭,看到一個高大英挺的和尚,穿灰色袈裟,拿缽,走到我前面來。我不經意地從提包裏面拿了一張1000元鈔票放在那個缽裏。」「那和尚就很匆忙地轉身走下樓。我正奇怪他為什麼走得那麼匆忙?原來後面有個同工不太有善地看着他。我立刻就不滿自己,為什麼我給他錢時沒有站起來,恭敬地把錢交給他,而是要像消費埋單一樣?我看到我的心不誠懇,感到很後悔。」假和尚騙人是常有的事,老人何必太過介懷?我暗想。
「有很多人會想,他是真和尚還是假和尚呢?」吳清友像猜中我心裏的話。
「然而,世上只有真布施,沒有假和尚。」老人的人生體驗、書店的經營哲學盡在此言矣。
教大家要感恩
吳清友在街上看見一個乞丐,給了他500元。走至半路,老人又回頭,放下手上的兩株蓮花,以感謝乞丐讓他在人際關係單薄的社會裏看得見自己的悲憫之心。
吳清友教大家錢財乃身外物。
「錢是有限的。它可以買名牌,但買不到氣質;它可以買食物,但買不到食欲;它可以買床,但買不到安穩的睡眠;它買到豪華別墅,但買不到溫暖的家庭。」他教大家知識不長,面目可憎。
買地建房子前,吳清友找來居士看風水。居士說,房子朝南則富,房子朝北則健,房子朝東則慧。吳清友選了朝東,至今他的房子依然朝東。
上述或許是老生常談。可當這些話出自一個洞明世事的老人之口,每一句都意味深長。
gyeung@hkej.com
楊天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