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廣州亞運與香港何干?

2010825

楊天帥 城市專題


16屆亞運會組委會(亞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方達兒說:「是次廣州亞運會最能體現粵港合作。一直以來,香港對廣州亞運會給予極大的關心和支持。香港奧委會取消了2010年亞運會的申辦,讓廣州能夠順利申辦並取得成功……沒有香港各方支持,亞運就無法順利進行。」

方生,言重!我也算是香港一分子,可不太記得為廣州做過什麼。

既然糊裏糊塗給戴了高帽,不如再問問高層,我們究竟積了什麼樣的德。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彭沖說:「我們對亞運的支持不是表面上的。事實上我們一向與廣州有密切來往……文化各方面如作文比賽、繪畫比賽,我都有幫手做評判。」

「香港有活動就參加,有意見就提供,與廣州是無形的兄弟合作,但未正式有實際上支持。」

明白,原來是精神上支持!

今年111227日舉辦的廣州亞運,如箭在弦。

今屆亞運將有四十二個比賽項目、一萬四千名運動員與隨隊工作人員。賣點依然是歷屆最大規模──說「依然」,是因為除1970年減少過一項比賽項目,1998年運動員數目稍有下跌外,兩個數字每屆都破紀錄。

換句話說,自1951年首屆印度新德里亞運以來,幾乎屆屆都是最大規模,毋須大驚小怪也。

廣州搞亞運 何須靠香港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亦坦言,對廣州亞運,本地似乎沒怎麼出力,「香港不過是四十五個參賽單位中的其中一個而已」。

「香港根本就沒有能力可以為廣州做些什麼。」他道。「他們(亞組委)說有參考香港搞國際活動的經驗,難道內地就沒有搞過大型活動嗎?人家反問你一句,香港有搞過亞運麼?內地二十年前就已經搞過啦。」

1990年,中國在北京第一次舉辦了亞運會。順帶一提,當年它亦是規模最大。

「香港的優勢,不過就是搞體育的人都識英文,而內地則還有很多人要靠翻譯。坦白說,廣州說什麼香港幫了大忙,客套話罷了!」

廣州亞運會籌備工作中,香港有份參與的,主要只有兩件。

其一是香港賽馬會將為馬術比賽提供技術支援。由於沙田馬房場地不敷應用,本地亦無合適地點加建,故馬會於廣州從化興建馬房與檢疫設備。亞運完結後,馬會便可把設施改建成馬匹訓練場地,一舉兩得。

其二是對外宣傳。亞組委任命成龍為「亞運推廣大使」、容祖兒為「亞運歌曲推廣大使」、曾志偉為「亞運宣傳大使」。方達兒說:「二人的知名度與實力都顯而易見,況且曾志偉更是廣州市政協委員,擔當這個重責自是再適合不過。」

彭沖在早前舉辦的亞運記者招待會中曾表示,為配合亞運聲勢,香港將派出歷來最大的代表團參賽。暫時香港奧委會預期廣州亞運代表團人數將逾五百人,人數比上屆多哈亞運多得多。

然而,他自己亦坦言,人多勢眾純粹巧合,「主要是因為比賽項目多了,人數相應增加。運動員全部是自發性參與,我們沒有做過任何宣傳」。

話題欠豐富 氣氛欠熱烈

距亞運舉行還有不足一百天,我們不得不承認,香港社會反應冷淡,公眾幾乎不聞不問。

「這個呢,你要對國情有個了解。現在國家的宣傳都集中到上海世博上,要等它閉幕了,焦點轉移到亞運,香港的氣氛才會慢慢上來。」彭沖如此應道。

雷雄德對此亦表示同意,他觀察到香港媒體對廣州亞運的報道篇幅不多。「最大問題在於傳媒找不到賣點去講。這不僅是由於公眾焦點仍在世博,亦因為香港沒有什麼體育明星。你在報章很少會讀到香港運動員的名字。就算有,篇幅也很小。」

「我估計10月世博完結到11月亞運開幕的兩三個星期間,中國政府才會重點宣傳亞運。屆時胡溫可能會南下做些宣傳工作。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天災人禍,香港傳媒才有機會為亞運作較廣泛的報道。」

雷雄德認為,去年香港東亞運動會的公共關係工作算是成功的,「主要是因為期間沒有大新聞,港隊成績也好,足球隊又贏得冠軍」。

其實,即使是四年前的多哈亞運,香港傳媒的投入也比今屆多。

多哈與香港有五小時時差,決賽項目多在本地深夜開始,然而亦無損港人熱烈支持。當年香港運動員取得六個金牌的優異成績,打破歷屆紀錄,獲選為2006年「最開心新聞」,令「陳馮富珍被選為世衞總幹事」屈居第二。

好成績固然是吸引港人視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多哈作為首個承辦亞運會的阿拉伯國家,其背景亦令香港媒體多了一個話題:「所以傳媒關注的,很多時並不是運動會本身,而是主辦單位的動作與投資,以及其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當年成日講香港一定得,結果就『唔得』嘛!我們就是敗給多哈,所以傳媒多了一些事去『煲』,就是看看多哈究竟有無能力搞好亞運。」

結果,多哈亞運搞得有聲有色。傳統而不落俗套的開幕式與閉幕式、專業的體育管理、良好的服務態度,贏得世人一致好評,香港輸得心服口服。

不慣受支持 主場利成疑

主辦者形容香港運動員在是次廣州亞運有「半主場」之利。

「體育競技有四大元素:技術、戰術、體能、心理。主場之利相關的主要是後者。」雷雄德解釋。「如世界盃,基本上主辦國有一定優勢。比賽接近尾聲,球員已露疲態,皮球在附近,追抑或不追?觀眾打氣這時就很重要了。」

雷雄德認為,是次廣州亞運,香港隊應也能得主場之利。「畢竟廣州人與香港人同聲同氣,說的都是廣東話,當香港隊與外國對戰,場內觀眾一定會為我們熱烈打氣。當個別項目打入四強或決賽,有更多香港人北上觀戰,效果就更明顯了。」

然而,他亦擔心主場或會對港隊造成反效果,原因很悲哀。

「我們大部分運動員已習慣沒有人為他們捧場打氣,今次突然人聲鼎沸,正面想的話自是信心增加,狀態提升。負面哩,則可能會構成壓力,令運動員緊張,肌肉僵硬,表現變差。」

是次亞運港隊能否更創佳績,奪得比上屆六金十二銀十一銅更多的獎牌?

雷雄德表示結果難以估計,「香港在精英項目中仍具備優勢。然而,這幾年是港隊運動員兩代間的交接期,不少上屆『當打』的運動員剛退下火線。成績好壞,就看新一代表現了」。

*   *   *

香港政府對體育發展不夠重視,早已講到口水乾。

「國家體育總局都有文章說中國政府如何照顧國家選手啦,但在香港我就不太感覺到政府怎麼關心運動員。」雷雄德道。

1995年內地已通過體育法,清楚說明中國體育發展的兩大方向:金牌之路和全民健身。 內地目標是透過體育運動使國民強身健體。他們老中青都有體質測試評估,政府有計劃國民每十年體質要有一定進步。這類政策,香港付之闕如。」

「當年何志平說,對體育發展,香港只有九個字:盛事化、精英化、普及化。但應該如何做呢?完全沒有任何計劃。」

到了2047年,世上恐怕不會再有香港隊了。屆時香港已不再是一個「地區」,而只是中國的一個城市,奧委會也不會再給香港會員資格。

距今還有三十六年時間,香港政府的體育發展還能做什麼?全力投放資源發展,創造港隊最後神話,抑或得過且過,等中國政府接手?讀者諸君就放長雙眼看好了。

2010825

楊天帥 城市專題
初賽觀眾少屬正常現象

早前不少報道指出,廣州亞運門票銷情不佳,部分售票點「門可羅雀」。

「記得東亞運第一日,電視新聞煞有介事地報道:東亞運賽事展開,入場觀眾不足一半。」雷雄德說。「其實那是正常的,即便是奧運初賽,也有不少項目的觀眾少於一半。不可能每場都有七至八成觀眾。」

「售票反應好壞要看很多因素,例如有國家隊的比賽,中國人當然會較願意去捧場,如果是決賽就更甚了,但亞運有四十五個國家,四十二個大項,不可能個個都吸引。亞運期間中國人也要工作嘛,比賽這樣漫長,難免會只揀較有意思的看。」

「況且,有些項目連我都不很熟悉,比如卡巴迪,即類似於中國的『麻鷹捉雞仔』,觀眾又怎會看連聽都未聽過的比賽呢?」

與其任由觀眾席丟空,不如邀請學生免費觀賽,既可收「做Show」之效,又可讓學生擴闊視野,更能提升其對國家的歸屬感,一舉三得。大概正因如此,亞組委才會送出五萬張門券給香港的老師與學生。

雖仍未有實際數字,然如無意外,送出門票絕大部分應為初賽項目。至於開閉幕式門票,最貴售價每張6000元以上,官方很坦白,早已明言「一票難求」,望香港人「多多體諒」。

據方達兒所言,除廣州外,主辦單位只在香港、澳門兩地有送票安排,後者獲分門票數目為二萬張。內地政府能有這個心意,算是無可厚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