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爭取西九建爭產館


2011221
克洋 愛讀書的孩子
終日兒戲非好事,烏托邦森林是日休息。克洋要談正經。

西九既自號文化區,理應力求涵蓋各種「文化」。然管理者也好、評論家也好,似乎毫無區分「文化」與「藝術」的能力。
藝術只是文化一部分。根據學者Raymond Henry Williams所言,「文化」亦有「一個人、一段時期或一個群體的某種特定生活模式」之意。而文化研究,即主要關心四大範疇的議題:性別、階級、種族,以及由本地學者王建元在生態學前提下提出的非人類(non-human)。由此可見,西九「文化區」顯然忽略了本地的重要文化──「爭產文化」。
從陳振聰事件與賭王事件可見(後者雖非港人,仍多次登報章頭條,說明港人對其甚重視),爭產完全符合Raymond Williams對文化的定義,亦與性別、階級、非人類三個議題息息相關。如此重要的文化,西九卻視若無睹,真香港之恥!
博物館、表演場地,不是不應建,但僅建此類藝術相關設施,目光未免狹隘。有本地文人要求西九設文學館,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字花》賣一千四百本,已是奇迹。文學能代表香港麼?香港有幾多人愛讀詩,又有幾多人愛爭產?什麼才是香港文化,至此彰彰明甚也。不過人類就是如此:缺失之物才覺可珍,消逝之事才感可貴。研究香港文化學者Ackbar AbbasHong Kong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一書中就提到「逆幻覺」(reverse hallucination)的概念,即對存在之物視而不見。爭產文化正是「逆幻覺」下的犧牲品,一如皇后碼頭、朱義盛,它們拆卸、結業前,大家遺忘它;命數將盡,公眾才去拍照,文化界才一窩蜂搞「民主太好了造句」式的「A貨」研討會(詳見本欄一月十四日文章:民主太好了造句研討會),可笑也。
誰也無法預測港人何時才會醒悟,發現偕妻爭情婦家產與父未歿便分身家的無稽之處。他朝一日,爭產不再,港人定當悔不當初,恨未有好好保育此難能可貴的文化。身為香港文化人,我強烈、積極、認真、嚴重呼籲西九管理局興建爭產館。子欲養而親不在,莫等爭產謝世,徒空悲切!(順帶一提,西九亦應考慮內地遊客擂台,中港兩地融合後勢必有巨大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