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Bart Shaha:在消費主義的迷霧中,青年如何自處?


面對世界大事,我常傾向悲觀。

Dr. Bart Shaha(巴特沙哈博士)則與我相反。他是現任世界基督教青年協會總幹事,亦是首位擔任此職務的南亞裔人士。

近日,他專程來港,出席四年一度的基督教青年會世界大會。

世界公民理想

是次世界大會主題為「Striv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 for All」。從大會提供的資料便覽中,我瞥見此題巧譯為「四海一家」,頗有深意。

「我們此刻身處於一個疏離的世界,人與人間的隔閡每天都在增加。數據顯示,貧窮情況日漸嚴重。食物價格上漲,愈來愈多人捱餓。」Dr. Shaha說。「這個議題對青年很重要。我希望他們對世界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更加了解,解決社會中貧窮、缺乏愛、歧視等問題。」倘能解決,無疑甚好。問題在於事情不是那麼簡單。關於世界公民的概念,印度政治理論家Baron Parekh就批評,難免會令社會變得「疏離、官僚、文化單一」。

「你講的是全球化問題。」Dr. Shaha應道。「全球化早在達伽馬出海一刻就已開始了,本來無可避免。」「我關心的是,全球化步伐加速帶來的道德與價值觀問題。在這消費主義的迷霧中,青年該當如何自處?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令社會變得更公平,不再既有人餓死,又有人浪費食物?」「我心目中的世界公民,便是關注這些問題的人──也是彼此合作、互信、珍惜一切上主所賜之物的人。」Dr. Shaha是羅馬天主教徒,言談間不時流露對其宗教的虔誠。

「這是夢想,抑或理想?」我問。

「理想!」Dr. Shaha對此堅定不移。「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書The Idea of Justice就說,儘管我們不會得到一個完全公平、公正的世界,但最少我們仍能盡自己所能,努力改變現狀。」在Dr. Shaha的故鄉孟加拉,Muhammad Yunus(穆罕默德.尤納斯)創建了格拉明鄉村銀行,推廣微額貸款,對社會底層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有很大幫助。此計劃為Muhammad贏得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

「所以說,不會有『世界某處鬧饑荒,他人卻束手無策』的道理。」

全球四海一家

身為組織總幹事,Dr. Shaha自然不會不明白大會主題中譯「四海一家」之意:「Four Seas, One Family。它的意思與YMCA口號:『使他們都合而為一(約翰福音 1721)』不謀而合。」他說。

「中華文化在世界公民概念中非常重要。很多中國人的金句,都能夠漂亮地闡釋世界公民的概念。」Dr. Shaha了解中國文化,並不出奇。19811988年間,他曾駐香港為基督教青年協會工作。此外,他的哲學博士學位,亦係攻讀於香港大學。

「其實不只中國文化,亞洲地區的文化根底都極深厚。我們完全有足夠能力與世界分享自身文化的成果,推動世界和諧發展。」Dr. Shaha的話,令我不期然想起約翰.連儂(John Lennon):「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但願有日,四海一家,不再只是Imagine

gyeung@hkej.com

楊天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