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Jonathan Roxmouth:我也想生於五十年代

201091

楊天帥 焦點人物
Jonathan Roxmouth:我也想生於五十年代

奧克蘭The Civic Theatre 內,一個青少年坐在舞台邊沿,臉露微笑,兩腳輕鬆地晃蕩着,與自香港越洋而來的記者閒聊。

他名叫Jonathan Roxmouth,二十二歲,既是鋼琴手,又擅演棟篤劇,更是出色的歌劇演員。這次Jonathan 的身份是歌舞劇《油脂》(Grease)的男主角Danny

我說,舞台上的他一樣是個青少年,只不過時光從2010年回到1950年代罷了。

他答,這話只對了一半。

簡單分級制

「五十年代沒有所謂的青少年(Teenager),那時還未有這個詞哩。」Jonathan說。「今日人所共知的成長過程——嬰兒、兒童、少年、青少年、青年、中年……以前沒分得這樣仔細。兒童(Kid)長大後就是大人(Adult),就這樣。」

我聯想到一隻雞。從ChickHenCock,沒有人會關心什麼小雞、中雞……聽他這樣講,人也好像忽然變得簡單起來。

「但是,五十年代的孩子也會經歷青春期,皮膚轉差、聲調改變、心情焦躁……一切令他們無所適從。表現得太過老成,又好似『扮大人』;太過孩子氣,又被人說是『不成熟』。無論如何孩子都不會『對』,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這一切在青少年心靈中醞釀的張力與躁動,正是Grease的靈感來源。「要是你細心聆聽歌詞,也一定能夠聽見他們的呼聲。」

為把自己身心投進上世紀五十年代,Jonathan不免要做許多功課。他不僅要大量閱讀資料和觀看電影,揣摩時人說話用字、唱歌腔音,還要學梳頭。

油脂一代Greaser的標誌飛機頭絕不易梳,必須高度適中,方為標準。他笑言自己起初總是弄得一團糟,要整個劇團等他預備好才能開始排練。現在即便已工多藝熟,也要花近二十分鐘才能梳成一個標準飛機頭。

純真的年代

Grease一劇中,年輕角色們抽煙、喝酒、講粗口、聯群結黨、惹事生非,無惡不作,要是在今日香港,他們的父母可能要高呼「生嚿叉燒好過生你!」然而,在Jonathan眼中,這一群孩子卻是純真、可愛。至於現代的青少年,反倒令他搖頭嘆氣。「我也想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他說。「我也曾經和Beth(飾演Grease的女主角)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都認為那是一個凡事都簡單的年代。」

Jonathan口中的簡單,既指沒有手提電話、沒有facebook,溝通依然是面對面交流;也指人們欠缺生活知識。譬如抽煙,當時還未有誰知道吸煙竟會引致肺癌。對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而言,吸煙不過就是吸煙,誰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

「音樂也是一樣。現在的音樂風格多變,Hip Hop、電子、Metal,看似百花齊放,卻不像五十年代了。五十年代的音樂簡單,卻充滿真誠,每首都能嵌入聽眾心中。」

Grease是次的世界巡迴演出,至今已逾百場。Jonathan 是幸福的,這並非因他能和年輕貌美的Beth擁吻五百次(據他自己所言,每場戲最少要接吻五次),而是因為他可以經歷百次純真的青春。

今天下午在銅鑼灣Times SquareJonathan將與Beth同唱Grease的經典金曲。香港人,特別是不知何時開始已被「成熟」綁牢,把「青春」拋諸腦後的人,不妨去聽一下。他的歌聲,或能讓你重新記起,世事還簡單時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