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6
方舟「證明」上帝存在?
路經港鐵站,不難發現一個印着白雪山的燈箱,山上擱起一條木船,為冰雪所封。那是《挪亞方舟驚世啟示2》的廣告。
燈箱之圖,自然是PS(Photoshop)傑作。可由香港土炮宗教團體「影音使團」炮製的《挪2》,卻是名副其實的紀錄片。片中記載探險隊登上土耳其亞拉臘山尋找那遠古巨船的經歷。
六年前,《挪1》出爐,觀眾看罷, 「回水」聲始起彼落:我們買票是來看方舟,不是看那破山洞的!倘你當時曾因「中伏」而猶有餘悸,那記者可拍心口保證《挪2》不會令你失望──雖未見船身全貌,然木牆、木梯、木釘、疑似古物的瓷器,都清晰可見。
即使撇開宗教不談,《挪2》也是一部珍貴的紀錄片──假如它沒有造假的話(詳見另稿)。明日,影音使團將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辦《挪2》電影布道大會,期望藉發現宣教。不過,不少基督徒對此不僅興味索然,更嗤之以鼻。
「信上帝,需要證據嗎?」這是他們的質疑。
記者率先看過《挪2》。它先借《聖經》略述挪亞方舟的故事,然後引多位專家(多是基督教徒)之言,證明發現物可能是挪亞方舟,繼而詳述探索隊如何千辛萬苦地登山,上帝如何顯能幫助。接下來的戲肉便是木結構內部鏡頭,最後導演楊永祥把話題帶到挪亞方舟對世界末日的啟示。
不能肯定是挪亞方舟
有別於反對者的質疑,《挪2》是頗中肯的。由於影音使團一直強調,發現的遺迹是挪亞方舟的機會達99.9%,即「嚴格而言不能肯定」,是以在《挪2》中,旁述一直只稱其為「木結構」。
畢竟是宗教作品,影片連番歌頌上帝偉大,在所難免。然值得一讚的是,由於方舟故事除基督教外,於回教及猶太教等亦有記載,故一專家直言此發現亦印證了《希伯來聖經》及《可蘭經》之說。然導演對此意見亦不計較,予以援引,可算是此片客觀之一例。
然而,尋找方舟行動仍為部分人不齒。去年6 月,使團辦「方舟不是神話」布道大會,便惹來藝評人胡蝶撰文批評: 「在未經嚴謹的科學和考古學驗證,便自我吹噓發現方舟,這種誇張失實、煽情和弄虛作假的宣傳手法,比起今天的大眾傳媒有過之而無不及。」
學者譏為荒謬之舟
去年記者曾訪問過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陳士齊,他嘲笑整個計劃為「荒謬之舟布道行動」。
「這種布道建基於一般信徒對考古、生物、歷史及《聖經》研究的無知,對基督教極為危險。」陳士齊道。
「倘他日考古學證明這個發現是錯,便會產生極大的反效果──因『方舟行動』而信主的基督徒一定會有被欺騙之感。」「『方舟行動』近來愈來愈瘋狂,不少教會和神學家開始意識到危機,也開始搞公開講座,討論『方舟』是否真確,欲與影音使團劃清界線。近期就連主流教會亦開始表明不支持『方舟行動』了。」
以排除法研究木結構
綜合上述各點可見,不少反對者的論據均集中於「方舟真假未能肯定」之上。
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輝說,研究木結構是否挪亞方舟,運用的是「有如查案一樣」的排除法。
所謂排除法,即首先羅列一切可能──木結構是什麼?方舟、民房、動物居所、軍事設施、古廟……再逐一分析、剔除。
影片引用專家之言,指除方舟外找不到其他可能。
然而科學是嚴謹的, 「找不到」不等於「沒有」,所以影音使團只能說木結構有99.9%機會是方舟。
科學的本質是懷疑,而宗教卻是信仰。不難推想,運用科學證據支持宗教,必然產生矛盾。《聖經》首卷書〈創世紀〉第一句說: 「起初,神創造天地。」試問該怎麼尋找科學證據?五餅二魚如何能餵飽數千人?難道要用E=mc2,E=神的力量,m=餅的重量?
袁文輝直接回應了上述疑問。首先,他亦同意科學不應凌駕宗教: 「信仰不是建基於證據之上。」「在研究過程中,我開始了解考古學是什麼。其實這個世界是無法百分百證實任何歷史的。沒有人能找出挪亞,亦無人見過方舟,所以我只能說『最大可能』。」「不過,證據是一種教材。」他補充。「我信有這件事(挪亞方舟)發生過,而如果我又能夠找到這件歷史物件,它就很有價值,能讓我了解當時的生活,更加理解《聖經》的信息。」
尋找過程釣勝於魚
袁文輝直言希望未信者在看完電影後,覺得方舟是真有其事,進而相信《聖經》及上帝。據他所言,影音使團不是「用挪亞方舟去證實有上帝」,但是希望「有人因為真有挪亞方舟而信有上帝」。箇中邏輯到底合理與否,讀者請自行判斷。
而問到有教徒指因方舟信上帝者在將來或會因方舟是錯而對基督教失望,袁文輝則舉出其個人兒時例子作為回應。「我在約九、十歲的時候,就聽過人造衞星發現方舟的故事。當時某報登過一篇文章,說不僅發現了方舟,舟內竟有長毛象,長毛象口中還銜着草。後來我知道這不是真的。可這對我的信仰有沒有影響?無影響。因為實在有太多其他例子經歷到上帝了。」袁文輝與導演楊永祥均認為,尋找方舟的七年歷程是「釣勝於魚」。楊導演便指,方舟未必真實,但探索過程肯定如假包換,隊員在探險過程中與上帝的交流,比方舟本身更為關鍵。
「其實能否找到不是最重要,你看《挪1》時我們找不到,影片不還是出街嗎?」外界對挪亞方舟計劃的批評,探索隊員其實也不是掩耳裝聽不見,袁文輝說:「整個布道會就是想告訴這些人(批評的人),事實並不如他們所想。很多人不斷批評,卻不來看我們的影片。做人這樣『求其』,面對很多事也會有大問題吧。」
楊天帥
gyeung@hkej.com
攝影(人物)︰郭錫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