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5
Prokofiev vs 浸大視覺藝術院畢業展
上周六聽二十一歲的鋼琴家張昊辰與港樂合作演奏Prokofiev 第二鋼琴協奏曲。
此曲獨奏部分向來以高難度著稱。張昊辰演繹水準不錯,但更難能可貴的是音質。
他沒有模仿食鹽多過他食米的大師,甚至毫不掩飾自身的不成熟、入世未深。
張昊辰只是沉默而坦誠地述說二十一歲的自己,敲擊出少年應有的琴音。
Prokofiev 創作第二鋼琴協奏曲時,比張昊辰大一歲。
1913 年樂曲首演,全場報以噓聲,聽眾說: 「他到底在幹什麼,拿我們開玩笑麼?」Prokofiev 不僅沒有逃跑,還自動Encore 一次,以作回敬。
當時的Prokofiev 大概也是不成熟、入世未深的。
今年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展以「八十說八十」為題。
現在還談「八十後」,很難說得上新穎吸引,也有人不屑一顧:學生展,好極有限。
不過「八十說八十」只能由這群學生去講。因為他們是生於八十年代尾班車(八九)的八十個學生(實際為七十九人)。而事實上,他們也只能講這個題目,好似張昊辰只能演奏自己一樣。
演繹八十後尾班車
一如上屆畢業展SOLOS,今年的七十九件作品也是各說各話,策展的老師與學生沒有為展品作任何規範。七十九個自由個體各自發聲,成為香港「八十後」全景的一隅拼圖。
從這些作品中,不難看出向內探討自身的作品,比向外思索社會的要多。這是畢業展見怪不怪的現象,誠如村上春樹所言,因為年輕, 「無論目睹什麼感受什麼還是思考什麼,終歸都像回飛標一樣轉到自己手上」。
「這個年紀, Personal是一定的了……」畢業展顧問老師管偉邦說。
楊紫浠以一個氣球和自己
的臉譜探索Self identity。臉譜上眼睛黏合,頭頂破裂,一隻手從中伸出,象徵思緒的氣球高高升起,與一支鉛筆相連。作品反思感覺(接收)、思想(處理)、表達(送出)與個人身份的關係。
陳翊朗以兒時頭部手術帶來的疤痕為出發點,創作出混合媒介作品The Scar。
手術的X 光片坦蕩蕩地掛在牆上,藝術家運用科學證據直視自己的疤痕。X 光片下有十個倒模陶泥嬰兒。陳翊朗在這些嬰兒娃娃上親手進行在自己腦袋發生過的手術。一條條用針線縫合的傷疤清晰可見。
他刻意把嬰兒造得破破爛爛。「疤痕就像一堵圍牆,隔開了完整與不完整,隔開了正常跟不正常,隔開了人類和怪物……」他在藝術家陳述(Artist statement )如此寫道。
「我的目標是讓自己對這條疤痕的看法有所轉化。」他說。
每件作品均用上一年時間完成。校方因應學生的創作媒介與方向,為每人安排兩位教師從旁指導。丁穎茵教授既負責畢業展,也是陳翊朗的顧問老師之一,她形容指導學生的過程有如「掘隧道」。
「你是工人,我是指揮。」她比劃着用對講機交談的手勢: 「你掘着掘着,發現前面有塊大石,問我怎麼辦。我就問你石頭大小、材質如何,看看能否爆破,不能便繞過去。」「即使你缺氧,我也不能走入隧道救你,最多只可以在外面給你Idea,為你打打氣。最後隧道是怎個模樣,能走多遠,終究是你自己的事。」
主攻跨媒介創作
浸大的視藝文學士課程首辦於2005 年,歷史尚淺。負責統籌的文學院院長鍾玲曾說,雖然港大、中大、理大、城大與浸大本身亦有開辦類似課程,然這些課程往往只偏重藝術或高科技,浸大的視藝課程力圖尋求平衡,兩者兼得。
「八十說八十」已是第四屆畢業展,然當中似未有太多「兩者兼得」的作品,不過跨媒介創作及裝置則為數不少,頗有看頭。
陳麗娟的Pick Up the Trivia 回溯自己小學的上課時光。「細個上堂無聊,見到螞蟻行過,便用鉛筆畫圈,把牠圈起來。原來螞蟻是盲的(註:其實只是視力不佳),牠們碰到鉛筆圈,竟以為是一面牆,試圖衝破它。牠衝破一個,我就畫一個。」陳麗娟把這個過程錄像,配以畫黑板聲、削鉛筆聲,在三組面向牆壁的小學課室桌椅上展示。此外,還有用墨盒栽種的綠豆、徐徐爬行的烏龜與蝸牛、每年總要循例一拍的學生照……透過一連串符號,勾起整代人記憶裏小而重要的事。
也有學生嘗試把一個藝術範疇的技法應用於另一範疇中。王玲把中國工筆畫法借用到其木板膠彩畫上,細緻描繪出貓、兔、鳥、鼠等十種動物毛茸茸的質感。繪畫對象形態可愛,但一致把頭扭向右方,拒絕觀畫者強加之上的定型(Stereotype )。王玲亦把每隻動物畫成部分殘缺,有時是破了的耳朵,有時是斷了的四肢,藉此宣告,動物不必被視為可愛的模特兒,牠也可以是與人無異的、擁有自我意識的生物。
管偉邦直言,混合媒體及裝置是浸大視藝的強項,這與學院提供的課程種類廣泛不無關係。除雕塑、中國及西洋繪畫等傳統技藝外,浸大亦有開辦玻璃、插畫、珠寶設計、媒體設計甚至音響課程。
「上一代訓練我們專攻一門技藝,但現在講的是interdisciplinary(跨學科),師徒式教學已不合時。讓學生多嘗試不同媒介,最後把媒介與媒介之間的界線模糊化,是我們想做的事。」
過度沉溺於自己
延續丁教授的「隧道比喻」,七十九人的群體中,既有人愈掘愈深,終於挖到寶,亦無可避免地有人終日在隧道口遊移,或不聽使喚橫衝直撞,或乾脆拒絕挖掘,把整個山頭轟炸掉。
回顧各院校歷年來的畢業展,不時聽聞有學生排斥展覽、反對交功課、控訴評分制度、攻擊顧問老師,並以這種反叛思想為題,進行創作。
「八十說八十」也不例外, 蔡雪珊的ExhibitionSpace to Let 提出「為何畢業非展覽不可」的問題,並把展覽位置「出租」予其他同學。由於展場空間所限,部分作品會安排在室外展出,身兼畢業展執委的薛晉寧說,一些同學為求爭取室內空間,會做出自私行為。於是他製作了一套指頭大小的小人做作品,名為USH! 。
這些小人出盡法寶,竭力想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入畫廊。薛晉寧希望透過作品,提醒同學「做作品要顧及他人感受」。
各學生在展覽中解釋了「自己」的躁動與平和; 「自己」的過去與將來; 「自己」的個人意識與社會憧憬……有時候,甚至會太過沉溺於「自己」──這批作品的藝術家自述中,就有太多的「我」: 「我在……」、「我被……」、「我覺得……」、「我的作品……」、「我想……」──然而這就是八十後說八十後的方式。要是有誰認為太狹隘、視野不夠遼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關於Prokofiev 第二鋼琴協奏曲,還有下文。1917 年,樂譜在俄國革命的戰火中付諸一炬。Prokofiev 沒有停止創作,1923 年,也就是首次創作的十年後,他把全曲重寫。這一次,新版本受樂評人與公眾青睞,成為史上公認的傑作,Prok ofiev 也成為了二十世紀俄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算起來,Prokofiev 首次寫第二鋼琴協奏曲時,應與這群畢業生同齡哩。
楊天帥gyeung@hkej.com
部分畢業展詳情
小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本科生畢業展2011 日期:5 月28 日至6 月24 日地點:香港沙田中文大學明誠館、文物館網址:www.arts.cuhk.edu.hk/~fade pt/FAA2011香港浸會大學數碼圖像傳播畢業作品展2011 日期:6 月18 日至6 月26 日地點:香港九龍塘禧福道5 號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視藝大樓一樓裕華國貨演講廳網址:www.dgc2011.com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畢業展日期:6 月30 日至7 月5 日地點:香港九龍塘達之路72 號創新中心地下2A 及2B 區網址:www.playfulmedia.hk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文學碩士課程畢業展「多視幹」日期:7 月2 日至7 月24 日地點:香港沙田中文大學文物館網址:www.cuhkmafaa.hk 「畢露」-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創作展2011 日期:7 月13 日至7 月27 日地點:香港藝術學院本部及石硤尾校舍;牛棚藝術村藝術公社;agnès b. 電影院網址:http://www.hkas.edu.hk/
八十:視覺藝術院畢業展
開幕:6 月17 日,下午6 時正日期:6 月18 日至7 月16 日時間:星期一至四上午10 時至下午6 時(星期五至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八時)地點:觀塘道51 號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網址:www.ava80.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