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5
新媒體藝術家邵志飛:隨機的美學控制
路經文化中心,瞥見大堂停着一個大箱,箱的入口處有一阿姐,正在打盹。有人客走進箱子,阿姐會給他遞上一副3D 眼鏡。這個箱子是今年香港藝術節的互動裝置作品,名為「巴哈音樂的立體視覺世界」,而裝置本身則叫做「烏托邦素描」。
巴哈式3D 影像
戴上3D 眼鏡步入箱子,裏頭徐緩流淌巴哈的B 小調彌撒曲。黑魆魆的環境中,只有大銀幕和一個按扭。畫面上一堆板塊不斷浮現、運動、變形,砌成一棟似教堂非教堂的建築物。按下按扭,教堂消失,取而代之是一支支石柱,組合出一個拱形的迷樣東西。
「巴哈音樂的立體視覺世界」是城大創意媒體學院院長邵志飛教授(Jeffrey Shaw)與貝恩特.林特曼教授的創作。邵志飛是世界著名的新媒體藝術家,六十多歲了,談自己的作品時,神情卻儼如孩子說新買的玩具。
「這作品本是為Huelgas-Ensemble 的音樂會製作的。」Huelgas-Ensemble 是一比利時合唱團。2002 年,邵志飛曾與他們合作,以3D影像配合聲音,展現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因為巴哈樂曲的結構性與文藝復興音樂類似,當我知道今年藝術節(加料節目)以『巴哈』為主題,便建議展出這件裝置作品。」
畫筆無法繪畫
邵志飛說,銀幕上的圖形組合,既隨機,又不隨機。「或者可以說是美學控制的隨機,哈哈!」「正如聽音樂會,樂章相同,但聽上去每次也有稍微不同之處。
」他解釋話中玄機。
「銀幕上的圖形由電腦即時運算而成。一方面它是『即興』的;但另一方面,程式的演算法則(algorithm)限制了其『即興』──比方說,它能夠砌出千變萬化的建築,但總無法砌出一隻狗來。」演算法則亦設定了建築大小。當圖形組合至一定規模,程式便會在加入新板塊的同時,取走舊有組件。這設計令人聯想到生物法則:生物誕生,孳息至身體觸及「上帝規定」的尺寸,停止發育,在新陳代謝的循環中生存下去。
無怪邵志飛形容「烏托邦素描」是一組「有機」的裝置。「一棵樹永遠不會長成狗的模樣。但要是你走近樹幹,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沒有兩棵樹是相同的。」單靠一支畫筆和一塊畫布,不是不能表達「有機」的思想,只是很難。新媒體為創作提供了新可能,這正是邵志飛一生探索新媒體藝術,依然樂此不疲的原因。
「畫家可以畫許多許多樹,但終究不能畫無限多的樹。」涉及無限的問題,必然要用數學解決。
巴哈創作音樂也講究「數學感」。注視「烏托邦素描」衍生的影像,聆聽B 小調彌撒曲,或許真可讓人窺見生態的和諧。最少威力比某國的消音和諧工程強多了。
不過,邵志飛也提醒我們,從後現代的角度看,世界本是混沌而非和諧的。反覆玩味「烏托邦素描」這個名字──如非身在烏托邦之外,又如何能素描出烏托邦的全景?
楊天帥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