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趙無極—— 糅合東西藝術的異數


2012-03-29

趙無極—— 糅合東西藝術的異數

今日許多藝術家依然探索的東西融合課題,概略而言始於五四運動。當年許多畫家赴笈西方,學習西洋技法後,回國着手改革中國畫。然而趙無極不同,他是直接從西洋畫出發,探索中國畫的精神。這一「中國人?西方畫?中西交會?中國文化」的過程,使他成為近代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異數。

中西美術交流,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當時一些傳教士來華,並開始將西洋畫介紹到中國,但由於規模不廣,並未對中國文化產生重大影響。及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開始用洋人為宮廷畫師,然西畫東繪,仍限於權貴,在平民百姓間甚罕有。

西洋畫真正普及於社會,是五四運動之後。當年中國知識分子掀起一股反思中國文化浪潮,推崇學習「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不少青年遠赴歐洲學習西洋畫,當中部分畫家如徐悲鴻、林風眠等,又試圖將東西畫法融合,創造藝術新氣象。

生於大時代

趙無極正是在這樣的大時代誕生。時為1921 年,五四運動後兩年。

趙家可謂書香世代,其祖先是宋朝皇帝親弟燕王。趙無極父親是銀行家,但並非銅臭之流,而是收藏各種藝術品的風雅之士,自己也是業餘畫家,還得過獎。趙的叔叔也常從巴黎帶回一些名畫明信片,送予無極。反而趙母則對藝術興趣不大,一次趙無極在她一隻十七世紀古碟上塗鴉,還惹得她大為惱怒。

每年祭祖,趙家總會聚首一堂,欣賞兩幅家傳名畫。一幅出自十一世紀畫家米芾(音「忽」),另一則為十三世紀的趙孟頫(音「苦」)作品。這兩幅畫對趙無極後來的藝術發展,影響深遠。特別是米芾,趙無極至今依然對他推崇備至,稱他為古今最偉大的畫家。

趙無極對藝術的興味,與這種家庭氛圍不無關係。小時候已喜歡臨摹鈔票圖案的他曾明言,若非生於這樣的家庭,數學成績也不是那麼差勁,他肯定不會成為畫家,而會從事醫生之類的工作。

六歲時,趙無極開始習書法,十歲學繪畫,十四歲入讀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成為該校最年輕的學生。西洋畫師從林風眠,中國畫則由潘天壽教導。當時的杭州藝專,如今回顧可謂人才輩出,比趙低一班有朱德群,低兩班有吳冠中,後來都成為大師。

趙無極是有名的反叛學生,學校規定學生先學國畫,後學西洋畫,然而他對國畫興味索然,認為它自十六世紀起便已停滯不前。潘天壽要他畫,他卻在紙上塗個墨團,題上「趙無極畫石」便揚長而去。此事令潘天壽大為憤怒,要求作為校長的林風眠開除他。然而林風眠看出趙無極具繪畫天賦,把他力保下來。

畢業後,趙無極留在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擔任助教。1941年他在重慶辦個人畫展,但不太成功,還要他父親買下第一幅畫,才能償還辦展覽欠下的債。趙無極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加上林風眠鼓勵,他便於二十七歲離國,與妻子謝景蘭(或稱蘭蘭)前往巴黎。

這時候,吳冠中已經比他先到,並替他安排了住處。趙無極到巴黎第一件事,便是跑到羅浮宮,泡了整個下午。往後幾年,趙無極不斷吸收西洋精粹為己用,終於在巴黎嶄露頭角。

年半零成交

初到歐洲的十多年,趙無極的藝術觀極為動盪,令其作品在短時間內歷經多次轉變,在實驗、嘗試的過程間,作品質素不穩定,更曾有整整一年半時間他的經理人賣不出一張畫。

起初,他大受德國╱瑞士畫家克利(Paul Klee)影響,嚮往東方文化的克利,曾在中國象形文字汲取靈感,把物事表現為符號。有評論家指,趙無極五十年代初畫作如《茶壺》(La théiére )、《藍色裏的船》(Bateaux fond bleu )等,與克利創作頗有相通之處,又知趙無極向來欣賞克利,趙在該時期通常被指作品模仿克利,甚至稱他為「二流克利」。

然而若考究時代,趙無極首次於瑞士發現克利作品,應為1951年,而《雙魚》則成畫於1950年。雖然無可否認克利對趙的藝術發展甚為重要,然而這一點應基於二人理念早已不謀而合。因此,較之於模仿,只能說趙無極在克利身上,得以更肯定自己回歸中國藝術精神的信心。

另一讓趙無極重新發現東方藝術之美的,是法國畫家賽尚(Paul Cézanne)。趙無極從其自然畫作中,發現中國山水畫的精妙之處。是以他曾如此道:「我也曾仰慕莫奈、雷諾雅、莫迪格里安尼、馬蒂斯,但賽尚卻幫助我重新成為中國的畫家。」五十年代中期,趙無極又受甲骨文圖象的啟發,以符號演繹其時流行於歐洲的抽象主義。這段時期,他喜歡以符號、線條融於畫中,以抽象方式表現繪畫主題。如1956年的《火災》(L'incendie )、1957 年的《強風》(Mistral ),都是這時期的代表作。

正在趙無極致力發展藝術事業之時,謝景蘭卻與他離婚,嫁給一位法國雕塑家。此事令趙無極受到打擊,決意暫離法國,不訂回程日期,到處遊歷。他在香港旅居六個月,並在此地認識陳美琴。後來,陳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

五十年代末,趙無極的藝術又有新突破。他參考英國十八到十九世紀畫家Turner的風格,以更加純粹的線條和色塊表現所思所想,如《14.12.59》便與Turner的《奴隸船》(Slave Ship )相似。

然而,趙無極的「船」比Turner更模糊,從這一點可窺見趙的藝術抽象性愈來愈強,最後連標題也略去,只留下作品完成日期。這種概念接近於中國傳統的「空無」,讓觀者從每幅畫迥異的調子上馳騁想像,「無中生有」。

人生轉捩點

六十至七十年代早期,趙的畫作色彩多以黑、褐等暗色為主,畫風激烈,如《10.1.68》便是一例。1971 年,陳美琴身患重病,愛妻心切的趙無極無法作畫。翌年其妻逝世,趙返回中國,探望他闊別二十四年的家人。直到1973 年,趙無極才能重新拾起畫筆。此後,趙無極再娶法國人法蘭素娃.瑪姬(Francoise Woimant)為妻。

此後,趙無極的創作開始運用愈來愈多亮色,意境亦日益平靜。1975 到1976 年是趙無極的多產時期。這段期間他畫的都是大幅畫作,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1976年的《向安德烈.馬爾羅致敬》(01.04.76 Triptyque Hommage à André Malraux )。

另外,可圈可點的亦有1982年掛於香山飯店的兩幅水墨畫。關於此作,有過一段軼事。

話說香山飯店由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他與趙無極份屬好友,得以邀請趙為飯店作畫。其時趙無極在歐洲已很有名,但在中國大陸,仍名不見經傳。

趙無極完成貝聿銘的請求後,赴北京出席飯店開幕儀式。這時許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誰,飯店大堂經理瞥了畫作一眼後,還說「這樣的畫,我的小孩也畫得出來」。事件傳了出去,引起中國許多文化人的關注,月前仙遊的黃苗子及其妻郁風知悉此事,也向政協報告。後黃氏夫婦建議政府向趙道歉,並邀請他回國辦畫展。結果在1983 年,趙無極以六十二歲之齡,第一次接受官方邀請,在故鄉舉辦展覽。

基於趙無極獨特的背景,他畫的雖是中國文化精神,卻往往比許多畫家更能擺脫傳統國畫限制。他作畫,無論東西風格,從不用圖章、題款。以是次香港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2012年春季拍賣會的重頭拍品《25.06.86 桃花源》為例,趙無極用的是西方抽象的色彩和語言,說的卻是中國山水與萬化冥合的精神。畫中的山、水、木、石,在趙無極筆下,變得更絢麗跳脫,卻又沒有西方對大自然的主宰欲與自我中心。它打開了中國傳統在面對西洋文化衝擊下如何茁壯發展的話題,把中國的美感從文明古國的聯想帶到當代世界。

近數十年,西方出現一股研究中國文化的熱潮。五十年代起,趙無極以東方人身份,運用西方繪畫語言向西方人展現東方精神,儼如該時期的中國新派藝術代言人。在中西文化應如何兼容的問題上,趙無極引申出新的討論空間。於是,他得以在這一大潮流下,嶄露頭角。可以說,趙無極之所以成為大畫家,其實力與文化的延伸固然是關鍵,然而其中也摻雜一點運氣因素。

撰文:楊天帥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