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西九單挑美國最大文化公園


2011-10-21

西九單挑美國最大文化公園

還未踏入香港文物探知館的門口,眼前便推出那精細而巨型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西九文化區規劃模型。這個在1998年首次提出、幾經波折、推倒又重來的十大基建項目之一,終於像盲婚啞嫁的新娘,揭開面紗。

猶記得謝卓飛獲聘為CEO那天,他曾這樣說:「依我所見,西九文化區的規模和願景是世界上史無前例的。」而今詳盡規劃終於出台──與Foster方案差別不大,有樹林、劇場、音樂廳、博物館──它到底有幾「史無前例」法?只可惜謝卓飛已離職,不能開腔答話。

這次記者親身考察美國最大的文化市公園聖地牙哥Balboa Park,並以之作對照,試圖讓讀者明白我們216億港元的稅款(其實更多),到底花在一個怎樣的地方上。

從外面看,Balboa Park 只是一個面積極廣的公園──花草樹木處處、休閒設施種種。草皮多,石屎少,與九龍公園恰恰相反。疏落的遊人各佔其所需空間,拋飛碟、遛狗、躺在草地上看書、午睡。街頭表演者自彈自唱,面前沒有收取打賞用的盤子,也沒有「家父歸西,急籌喪費」的悲慘故事。

然而Balboa Park 並不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公園。「A l a n d s c a p e o f a r t a n dculture」,它在地圖牌上如此自我介紹。這個全美最大的文化公園有長長一列文化設施:博物館十三個、表演場地七個,紀念館、文化村、花園、動物園,甚至高球場、田徑場、體育館,盡在其中。

看見地圖上刻着San Diego Air & SpaceMuseum、San Diego History Center 這些名字,再回望西九,你不難生出是否可以把太空館和歷史博物館也一股腦兒丟進這個文化區的念頭。

而事實當然是不可能的。其實BalboaPark的設施之所以能如此豐富,並不因為聖地牙哥政府付的鈔票比香港多,也不因為美國人比我們懂文化。要解釋箇中原因,得先談談Balboa Park的成立歷史。

1868 年,聖地牙哥市正值發展初期,當時規劃者首次劃出園區土地作公園用途。起初這塊土地只是一片荒地,1892年植物學家Kate Sessions向市政府借用園內一百二十萬平方米土地作種植用途,作為回報,她承諾每年在園內植樹一百棵(現今園內已有一萬五千棵樹)。Balboa Park因此漸具雛形,KateSessions也被尊為Baloboa Park之母。

園內絕大部分建築均是活化而來。BalboaP a r k 自1915 年P a n a m a - C a l i f o r n i aExposition起,共搞過三次世界性展覽,最近一次為千禧年的Exposition 2000。

一如上海世博,國際性展覽舉行過後勢必留下一堆丟空的建築,這些建築先後經政府撥款或市民成立慈善基金翻新,一個個藝團、博物館組織進駐,終於達致今日規模。換句話說,Balboa Park在某種意義上是自動生成,而非刻意規劃的。

包羅萬有的文化公園

除歷史因素,當然地理條件也是一個障礙。政府能在西九龍撥出四十公頃貴價地段搞文化,雖已算慷慨,但與四百八十五公頃的Balboa Park相比,面積還是差天共地。所以Balboa Park那種成立動物園、高球場的餘裕,西九只能得個「恨」字。

再加上一個不容忽略的現實,香港地方狹小,人口卻比聖地牙哥多二點五倍。

所以要是有誰幻想將來可在西九森林怡然自得地午睡,那注定是要失望的。只希望屆時海濱長廊不要變成另一條星光大道,好像中環一樣慘被遊客「佔領」,根本不可能像原來設想的安安靜靜地觀賞維港景色。

曾有一個說法,指西九文化區內倘不建住宅,或會有欠人氣,顯得冷清。依從上述邏緝分析,亦很易看出這是不可能的。香港地,只要哪處有美食美景,遊客也好本地人也好勢必一窩蜂衝去嘗新,更何況是與鬧市百步之遙的西九?

關於西九還有一個常聽的爭拗,它到底是要服務文化界、地產商、公眾還是遊客?這個問題若以Balboa Park作參考,就比較容易回答了。

與西九相比,Balboa Park的國民(或市民)教育元素要豐富得多。在它的十三個博物館中,與藝術相關的僅佔四個,分別為Museumof Photographic Arts (Mo PA)、Museum ofthe Living Artist、San Diego Museum ofArt、Timken Museum o f Art。其餘博物館則着重展現國家或聖地牙哥的歷史故事,如Museum of San Die go History、Hall ofChampions Sports Museum等。

值得一提的是它有一座S a n D i e g oMuseum of Man,以介紹人類學知識為主,並花不少心機向參觀者灌輸種族平等、民族共融等概念。這類展覽的主要對象,顯然是以當地人為主,以圖消弭美國多元種族社會可能帶來的衝突與不和諧。

從2008 年一個名為The Soul of SanDiego的調查資料可知,遊客中只有百分之四是來自外地。由此可見,Balboa Park雖自稱為「文化公園」,但其「文化」不限於狹義上的藝術項目,而是廣義的,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林林總總的知識,其對象亦以當地民眾為主。

西九的藝術規劃

相較之下,西九則主打藝術。當然其中也有非藝術愛好者亦可使用的設施,但最少在西九你不會找到Model Railroad Museum那種與藝術關係甚微的展覽場所。

或許你會提出疑問:西九就只有M+,但Balboa Park 有十三個博物館啊──然而實際上M+ 的整體面積(四萬三千平方米)與Balboa Park十五個展館加起來(四萬五千平方米),其實相差無幾!

再比較雙方的表演場地數目,就更能看出分別來了。Balboa Park有七個表演場地,提供約八千九百個座位;西九則有十五個,提供約三萬零三百個座位。於是你不難發現,西九的規劃其實非常重視香港藝術。曾有文化界人士看過Norman Fos ter方案中那個大森林後,批評道:「西九是讓遊客和公眾拍拖嬉戲的,不是讓藝術家創作的。」如今看來這個指控是太過了。

Balboa Park與西九雖在發展方向與規劃上有不少迥異之處,然它值得讓我們參考的地方還是不少。例如其Museum of the LivingArtist培育當地藝術家的做法就很有意思。

這博物館由San Diego Art Institute營運,只有八千五百呎,每年卻展示超過三千件作品。所有作品均出自當地藝術家之手,完成時間不得早於兩年前。每年博物館會邀請當地藝術專家組成評審團,選拔值得提攜的藝術新秀,為他們辦個展或聯展。作品多可供買賣,這亦為當地藝術家提供了一個「搵食」機會。

將來西九落成,如M+也有類似政策,讓香港諸多默默耕耘的藝術家也可有一個在大型博物館展覽的機會,那真是功德無量。

撰文:楊天帥 攝影:郭錫榮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