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問戲曲中心:粵劇,變還是不變


2011-07-19

問戲曲中心:粵劇,變還是不變

在西九文化區十七棟建築物中,戲曲中心的發展算是比較明朗的。首先,其位置已大致確定。據茹國烈說,如無意外它將座落於廣東道口(詳看附圖)。

此外,茹亦明言正力爭把戲曲中心列為最先建築的場館之一。

然而每每談起戲曲中心,最多人提出的疑問總是: 「我們有這麼多觀眾和演出嗎?

」香港,特別是戲曲業界,已準備好迎接戲曲中心了嗎?戲曲中心的各項細節是否能配合公眾所需?具體而言,戲曲中心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第二期對談,我們繼續邀請西九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與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及港台第五台節目總監葉世雄進行對談,就以上問題各抒己見、尋求共識。

西九專題小組:鄭天儀 楊天帥 黃靜(信)今期嘉賓:茹國烈(茹) 汪明荃(汪) 葉世雄(葉)茹:這一年來我多次諮詢藝術系學生、市民等,問他們十五個場館中,應該先建哪個。很奇怪,大部分人也覺得應該先建戲曲中心。我想大家也知道粵劇的需要, 我們現正爭取讓戲曲中心在Phase 1A ——即是說Phase 1 的首部分出現。但到底是2015、16 還是17 年呢?這(解答這問題)需要在工程上做好多功夫,希望盡快能告訴大家。

戲曲中心優先興建

汪:戲曲表演很需要專用劇場,但現在香港的都是多用途劇場,而唯一專用的新光戲院又快將結業,所以我想大家會明白它的迫切性。業界這幾年也積極為戲曲中心爭取, 第一是堅持它要在Phase 1 中的Phase 1 落成。第二,它要鄰近地鐵站,因為戲曲觀眾年紀偏大,而且在眾多表演藝術中,場次就數戲曲最多,一年有超過一千四百場。

葉:阿姐是很有經驗的。「就腳」對戲曲中心很關鍵。好像我們在高山劇場(搞活動),最大問題就在於那條斜路。新光的舞台是最差的,布景呀音響呀,風一吹,連布幕都會動,但你沒有選擇,因為那處(地理位置)最吸引人。現時戲曲中心的位置,對粵劇觀眾而言非常好。

信:到底戲曲中心的主角是戲曲還是粵劇?

茹:我覺得名字一定叫戲曲中心,但會以粵劇為最重要的演出力量。然而另一方面,你也知道粵劇同其他劇種的交流多到不得了,否則粵劇也不會像現在一樣蓬勃。

汪:我覺得以粵劇作為號召很合適。因為粵劇能代表香港, 而且戲曲在香港的發展比較健康,這是由於內地曾因民革(而令粵劇發展)斷裂過。

況且,香港市民也很接受粵劇作為我們的本土傳統文化,不會抗拒。五六十年代時,香港人很愛日本文化,喜歡看日本明星與電視,但現在這個熱潮過去了,我們很珍惜香港自己的文化。正因如此,保育議題才會那麼受關注。

讓粵劇變得現代化

葉:香港是最能保存粵劇藝術傳統的──注意字眼不能倒轉,是粵劇藝術傳統,而非傳統藝術粵劇。我們當然希望這種傳統能在舞台上反映出來。

然而我們也面對一項頗大的挑戰。我有一位朋友,上次看完毛Sir(毛俊輝)的新作《李後主》,給我發短訊,說粵劇就該這樣改。四十歲或以下觀眾,對戲劇的接受,與傳統是不同的。

汪:不是。那不過是因為他(葉的友人)未看過傳統(演出)罷。四十歲以下當然是未看過的。

葉(笑):可那人絕非簡單人物啊。

茹:其實我想粵劇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新一班觀眾是沒有「兒時由長輩帶去看粵劇」的經驗。

五六十歲的觀眾大多都看過棚戲,但新一代只看過電視粵劇、電影粵劇或新派粵劇。他們對粵劇的前設印象(與老一輩)是不同的。對於粵劇本來是什麼這個問題,想法比較動搖。

汪:所以我們更要把傳統留下!

葉:無論如何,輝哥(阮兆輝)所講的清湯掛麵,這些人(新一代)不會受落的。舞台不能再這樣簡單了。如何用現代舞台裝置把粵劇最好的表達出來?這是戲曲中心最考功夫的(問題)。

茹:是一個大挑戰。你既要維持相當大的一群觀眾,另一方面他們(新一代)的口味已有少許不同。當中一部分大眾,也就是能維持(戲曲)商業營運的群體,已不大懂得欣賞粵劇,只管看熱鬧、看偶像、追求好聽,我們如何可以引導他們懂得欣賞呢?

汪:有沒有看過《德齡與慈禧》?我們演出的是傳統戲曲,但布景等各方面都變華麗了。觀眾都說喜歡,儘管我自己始終還是愛傳統的。所以我想,我們到底要放些什麼在舞台上呢?業界真要好好想想。

葉、茹:是要嘗試的。

茹:我想可以肯定的是,戲曲中心不是博物館,不是用來雪藏、保留以前(的粵劇)是怎樣。我們未必會行能劇的方向,把它當成博物館藝術。戲劇一定要與觀眾互動。

民間藝術走向精緻

葉:我覺得粵劇發展與京崑最大不同是,它靈活適應變化。好像現在的粵劇音樂都西化了,會用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等。這變化曾遭受非議,但我作為研究者,反覺得這才是粵劇特色。好明顯就是五十年代,內地使用幻燈機,就令布景漂亮了不少,也令粵劇舞台變化增加了。如何將它(粵劇)翻新呢?它要變得優雅,接近現代人的品味。它的精美度要變高,畢竟整個戲曲中心放在西九龍,是與其他人(表演場地)比較,絕對不可能僅把──茹(搶白):新光搬進去。

葉:不行。

茹:粵劇從五六十年前作為大眾最普遍的娛樂,到現在變成文化傳統,(公眾的)看法已不再相同。

葉:我認為它會傾向走精緻化的路線。

茹:雅一些。

葉:這無可避免。不妨說,票價一定會提高,因為這跟製作成本掛鈎,如何可以(讓門票)賣貴些呢?正是讓它精緻化,讓人們覺得你的是高一層享受。

信:究竟戲曲中心會面對本地群眾,還是外國人?

汪:我們當然也希望外國人看,一年這麼多遊客!

茹:我覺得戲曲中心先要得大部分本地人喜歡。如果只表演「踢槍」一類,則會變成另一回事。所以我認為戲曲中心要做高水準演出,首先得讓本地人欣賞。然後再為對戲曲感興趣的人辦導賞活動。即是說,本末不可倒置,不可為了讓遊客覺得有趣味,便犧牲專業。另外,亦要留意戲曲中心的品位。也就是說,做哪些(演出)、不做哪些?不能什麼都做。想要提高水平,只能做有品位的。不可以是誰有錢便租給他。好像以前老人家說,去利舞台一定看到好戲,現在(各場地的定位)是一片混亂的。

不辦茹國烈演唱會

汪:以前利舞台定位很好,記得那時候開演唱會,它都要挑過(表演者)。本地沒有幾個夠資格的。

茹:而現在文化中心的情況是,只要有錢,我也可以搞一個茹國烈粵曲演唱會,戲曲中心不能這樣。

汪(笑):我也希望做高水準演出,不要浪費了這個地方。不過短期內能否出到(足夠的高水準演出)?現在我答不到你。

葉:我以前在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曾經計算過,高水準的大型演出每年不超過一百二十場。

如果把一百二十場都搬過去戲曲中心──這裏說的是現狀,如阿姐擔心,五年之後可能僅剩下五六十場──再加上來自外省的,也不過是九十場,這樣的演出(數目)能否支持運作?我都好擔心。

茹:意思就是五六年後具專業水平的演出與觀眾能否填滿一個專業的戲曲中心?這條路真要同業界一起走。不僅要有表演人才,觀眾的購票水平也要有。如果還想用五十元看演出──葉(笑):然後坐二百四十元的位──茹(笑):那大家都做不到。

汪:硬件方面我們已經爭取到了。接下來業界要做好自己,培育更多新人,創造更多新劇本。希望在(戲曲中心啟用前的)五到六年後,有東西給大家看,不要浪費了大家對我們的期望。

戲班宿舍減低演出成本

葉:粵劇的演出時間往往很長,三到四個小時,(場地)周圍要有許多食肆及其他配套。我見到今次(戲曲中心)的設計有照顧這方面需要,不似文化中心,要隔兩條街,很遠才有。

汪:有件事一直想說,可是沒有機會。我希望戲曲中心可以有些配套,讓劇團留宿。因為老實講,香港酒店相當貴,每個劇團差不多六七十人,如果(中國劇團)來香港演出,經費很大。

要是有宿舍,不單能讓他們大大節省成本,更可綵排演出一條龍,不必四處找酒店。我想,戲曲中心五年後落成時,酒店不知會貴到哪個程度,我希望你加上——茹:(擰轉頭鬼馬地笑,被汪明荃發現)汪:確實是有實際需要!

茹(笑):我也覺得有需要。西九也有酒店,雖然不是由我

們(管理局)營運——

汪:不行,(那酒店)負擔不了啊!

葉:以前新光戲院旁都有讓劇團留宿的地方。

汪:這是一定要幫他們(港外劇團)解決的。大概一百間房便足夠,設備要最簡單的就可以了──茹:即是說類似於旅舍(hostel)。

汪:那就真的功德無量。即使澳門(對香港劇團而言)這樣方便,我們演出也要找酒店贊助。住宿實在太貴了。

茹:其實也不止粵劇有這種需要──汪:我先不理。可以先建了粵劇的,你覺得這不是浪費的話,再建其他。我不敢代表別的界別說話,但戲曲門票收費不能太貴、戲院又不可以太大,收入不多,所以住宿真的很重要。

如何讓新晉「識行」

汪:一方面,演藝學院在培訓人才;另一方面,我們開始為中一學生進行粵劇教育,這不僅是為培育職業演員,懂得欣賞戲曲的觀眾也很重要。我希望可以加大力度,在五年內培養到香港的接班人。我們真的要趁輝哥這批老倌還能做還能教,讓他們把畢生本領都貢獻出來,下一代才能承接上去。

茹:當我們和八和(會館)與業界商談時,大家一致認為戲曲中心要有一個劇種傳承的角色,而非劇場那樣簡單。要做傳承,就要預留做專業訓練的空間。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已經聽大老倌說, 「我們已經是最後一代」,再不傳下去就會喪失了。現在確實是有點迫在眉睫的。

葉:前三年開始最緊張。我們認為最後一批接受傳統訓練的,也就是李龍等人,都已經花甲了,然後就是輝哥、威哥(梁漢威)等。加上不是人(老倌)在就能教的,好像羅家寶、陳笑風這些有名的,到錄像時,因為年紀大,不記得(怎樣演)了。戲曲訓練呢,我思考了這個問題兩年。青苗計劃是我構思出來的,這是為了解決演藝學生畢業後,不能與戲班銜接的問題。不是基本技術不足,問羅家英就清楚了,我請他說說(演藝)學生的優點缺點,他只答了一句話: 「唔識行」。即不懂規矩。他們不是在演戲──學懂了所有東西,卻不懂演戲,無戲味。

汪:我覺得演藝學院呢——不知這樣說對不對,因為沒有跟過他們上堂——他們只學基本功,只是鬆身,擘腿可以擘得好高,但現在不是表演體操嘛!那只是一種運用在角色上的技術,以表現角色懂得功夫。我覺得有少少浪費的是,演藝學院(粵劇教育)約十年,百多人畢業,卻數不到幾隻手指可以表演。

葉:不能只學技術,也要學流派,學演出身份。我看過杜太(青苗粵劇團杜韋秀明)的女兒,做《六月雪》其中一場大審戲,一望就知是龍哥教的。

茹:也就是不能避開流派這元素。即是沒有師徒制──葉:正是問題所在。

茹:每個人都千篇一律了。

茹:無論如何,業界、八和會館、戲曲中心、演藝,都要一起做。西九接下來也會同業界代表包括演藝,商討戲曲中心策劃方案。大家要一起進步,業界要多發明新元素,演藝也要改變。

汪:我覺得整個環境是好的。因為大家有西九帶動,業界也有一個希望。

後記

三十年前,有對夫婦,相隔異地,然仍深愛對方。他們天天寫信,互通消息,這習慣維持了十年。二十年前,向來鍾情於IT 玩意的男方提出改用電郵聯絡,十五年前轉用ICQ,後來是MSN、Xanga、facebook、Google+……女方不滿: 「愈來愈冷冰冰了,還是書信最有感情。」男方不同意: 「今時不同往日。」三十年前,又有一對相隔異地的夫婦。他們也天天寫信,與前者不同的是,二人很珍惜每天靜下來,以筆墨互披情愫的一小時。故這些年,他們的習慣一直未變。

信最快也得三天才能寄及。一天男方工作上出了岔子,情緒低落,揮筆抒發鬱悶。三天後,女方收到了,連忙回信安慰,又三天,男方讀信,心中有愧。事因這六天間,他早已用高科技辦法跟另一位女友人傾吐得淋漓盡致。情到濃時,做了成龍哥哥做的事,情海翻波,忐忑不已。

或許上述兩對夫婦太古板,書信電話互聯網多管齊下,新舊並用,才是實際。

然而,又有誰敢言幾時該新,幾時該舊?

誰敢言雅化後的粵劇,不會喪失了街頭戲棚的昔日風情?

預告︰

下周二本報邀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行政總監李立偉(Lars Nittve),論M+ 的功能及其附加值,並向讀者述說M+的最新發展藍圖。

文字整理、攝影:楊天帥

culture@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