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0
大提琴家Sol Gabetta :這是一份豪華的職業
談到早前應香港管弦樂團(港樂)之邀來港的大提琴家Sol Gabetta,總不得不提她的「全球化」。
Sol 的母親是俄國人,後來移居法國,再嫁到阿根廷。從十二歲開始,Sol 先後居於西班牙、法國以及德國,現於瑞士生活。好像遊牧民般逐水草而居的經歷,讓她得以通曉七種語言: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法語、德語、俄語、英語,以及音樂。
「對我來說,音樂就好像一種訊息、一種詩。」她說。「它無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問題兒童搶樂器
自言小時候是一個問題兒童的Sol,看到其他孩子玩什麼樂器,她便會搶着玩。就因為頑皮,她除大提琴外,還略懂小提琴、鋼琴、單簧管……當然,一旦對音樂認真起來,就只能專攻一科。Sol選了大提琴。
她師承舉世知名的音樂大師David Geringas。其教學方式向來以嚴格著稱,儘管能入其門者已是精英,然因達不到要求,或抵受不住壓力,而放棄大提琴的學生,亦大有人在。
Sol是生還者。「你必須要夠強。要是你不完全清楚自己在幹什麼,那就無法幹下去。」「不過,David Geringas 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老師!因為生命本來不容易呀。」畢業後,Sol順理成章,成為大提琴獨奏家。她坦言很喜歡這職業,其中一個原因是她愛旅行。這次首度來港演出,便是她在兩年前主動向代理要求的。
「我很想看香港東西混雜的文化!」她愉快地道。對於香港,她讚譽有加,還聲言讓她有回到阿根廷的感覺。
「香港對外地人很開放。有些地方不是這樣的,好像日本,感覺他們對我會有所避忌。」她又盛讚港樂的藝術水平。「聲音出乎意料的堅實!
一個樂手動,其他樂手便跟着一起動。這很不簡單,需要很多時間才能做到呢。」「Sol」這名字是西班牙語,意指太陽。這與她的個性不謀而合,世上有些人,不知為何總能把一草一木說得妙趣橫生,無論好壞、有無興味。Sol就是這種人。
音樂家的生活,有人喊累有人喊辛苦。Sol每年演出達一百三十場,還在瑞士身兼教職,她卻稱這是一種「豪華的職業」。
「樂手接下一項表演,可能是為報酬,可能是為某個指揮家或樂團,也可能是對演出地方感興趣。」她說。「但我是全部都喜歡!」每到一處,Sol會盡量感受當地文化。「因為生命正是經驗不同東西的過程。」為了解中國,她買了一個二胡。
「應承你,我一定會學的!這會是我下一個目標。」她笑道。「我對中國藝術常感驚嘆,因為這對歐洲人而言(她早把自己當做歐洲人,因為在歐洲生活太久了),完全是另一種思考模式。」「理解中國藝術,對我的音樂很有幫助。這種迥異的腦袋結構,可以帶我走得更遠。」
要特別不要完美
Sol希望每場音樂會都是特別的。
「要是每次演奏都一樣精采,那樂手便會喪失其吸引力。對我而言,每場音樂會也需要不同的意義。」與大家玩個遊戲。現在試說「你好」,記住聲調,然後再說另一版本的「你好」。第一次可能是「喜」的,第二次是「怒」,接下來是「哀」、「樂」……你能說出幾個版本?十個?二十個?
每個「你好」都特別,比每個「你好」都完美更難。
「所以每次演出,我都會花點時間理解當地,以至合作樂團的文化,從而揣摩自己的音樂可以怎樣不同,怎樣與環境配合。」她說。「這就是音樂家生活最精采之處──讓自己一次又一次融入不同文化之中!」楊天帥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