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SM 收藏品價值非凡?—— 專訪太空癡人Robert Pearlman


2011-09-22

SM 收藏品價值非凡?—— 專訪太空癡人Robert Pearlman

好不容易才找到美國侯斯頓的太空紀念品(Space memorabilia)收藏家RobertPearlman。本跟他電郵約好做電話訪問,致電卻不見人。後來收到他回郵,說抱歉,俄國太空船出了意外(8月24日聯合號墜毀),得臨時趕緊急會議。

聞言,不期然揑把冷汗。「緊急會議」,四個字好像關乎人類生死存亡似的,竟似《末日救未來》(或所有抄來抄去的太空災難片)情節。我不得不承認虛驚都是受荷里活電影荼毒之故。電影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太空抹上一層幻想色彩。

而幻想正是太空紀念品收藏家最堪玩味之處。

後來才知道,Robert的所謂緊急會議,只是記者招待會而已。他也不是什麼NA SA與會發言人,而是坐在台下的傳媒。

但Robert不是哪家新聞機構的記者,他是為自己的網站Collectspace 跑新聞。Collectspace 顧名思義,Collect stuff about space,本來只是一個關於太空紀念品(Space Memorabilia)收藏的網站,後來愈做愈大,連航天新聞也包辦了。

論收藏規模,Robert不是全球最大,但其名字在太空收藏界無人不曉。這與Co llectspace的成功不無關係。在網站論壇,可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互通消息、買賣藏品,Collectspace是他們的聚腳點。

「在Collectspace,你可見到天文學者、退役的太空人,與他們的朋友交談,甚至有不少出版社在那裏找相關題材的作者呢!」

穿梭機時代結束掀收藏風

自從美國穿梭機時代終結後,Robert很紅。

1981年,首架穿梭機哥倫比亞號升空,穿梭機計劃正式展開。其後挑戰者號、發現號、阿特蘭蒂斯號及奮進號相繼衝入宇宙,成功完成太空漫步、配置衞星、設立國際太空站等任務。

風光背後,是一疊疊丟進火坑的銀紙。NASA原先估計穿梭機每年可升空四十次,然由於運作成本遠比想像高,實際僅升空4.5次,卻已花去華府總共1920億美元。

這些年,美國窮得幾乎地位不保,哪裏還來閒錢升天?終於阿特蘭蒂斯號在7月21 日執行第135 次(STS-135)飛行任務後,不得不退役,終結三十年的大花筒計劃。

消息令太空愛好者五味雜陳。他們既為不知何時才能再見美國穿梭機升空而揪心,也為手頭上的藏品升值而興奮。一個時代的結束,令太空收藏界出現劇變。世界各地媒體例牌尋求專家意見,於是他們找上了Robert Pearlman。

這位有着典型美國人膀大腰圓身型的Robert,兒時夢想是當太空人。

Robert 真的很有決心。美國著名的太空教育營Space Camp,他參加過六次。

可惜最終也沒能做成。然而他很固執,做不了太空人,最少也要成為太空計劃的一分子,所以轉行搞太空網站。

之所以會收藏太空紀念品,可說是源於單純的幻想。「我覺得親手接觸一些東西,可得到比看照片或影片更強烈的經驗。收集太空紀念品,令我感到更接近太空計劃。」「我是生於1976年的,所以STS-1(1981年穿梭機首次升空任務)的時候,我是一個小孩。那時我在電視看穿梭機升空直播,覺得很感動。自此每次升空我都看。」「現在穿梭機計劃結束了。它是我生命中重要的經歷,我想收集多些相關物品,保存回憶。」全球藏家數千 香港屈指可數太空紀念品收藏,始於1957年。那年,人類首個人造衞星Sputnik 1升空,正式揭開美蘇太空競賽序幕。從那以後,太空紀念品即成收藏家覬覦的新玩意。

所謂太空紀念品,廣義而言即一切關乎太空之物。太空船零件、太空衣、太空食品,甚至隕石碎片、太空任務文件、太空人簽名照片等,亦屬紀念品之列。這些紀念品,不少本屬太空人、太空總署職員或政府要員等VIP所有。隨時間推移,他們或其子孫或丟失、或放售這些物品,讓其流入市場,落入收藏家之手。

現時收藏家主要透過拍賣網站(如eBay)、拍賣行(如Bonhams),或私人交易收集太空紀念品。Robert解釋說,簽名照或太空人日用品等藏品,比較容易收集。至於太空船的硬件諸如防熱瓦片,一來它們可循環再用,不會輕易捨棄;即使沒使用價值,也多會運到博物館展覽;就算博物館不要,也因它涉及先進技術,出入境受嚴格管制,故不易收藏。

據Robert估計,現時全球自稱為太空紀念品收藏家的約有數千人,美國人最多,德國、英國、日本收藏風氣亦頗盛,然後是俄國。Robert笑言除南極洲外,六大洲也有收藏太空紀念品的人,即便在普遍貧窮的非洲,南非也有藏家。

香港也有,儘管屈指可數。這不僅因為藏品難進口,香港人對航天本身也興味索然。畢竟中國航天事業才起步不久,太空離港人,要比美國人遠得多。Robert會以太空人為志願,香港的小孩想做太空人?It is possible!

But not yet happened。

離得太遠,便欠缺幻想動機;欠缺幻想動機,就沒有收藏紀念品的動力。太空收藏與藏畫、藏古董的最大分別,正在於它能勾起你的幻想。它沒有書畫的美,一個杯,沒什麼漂亮不漂亮的,也沒有什麼歷史意義。但當這個杯曾在太空漂浮過,Neil Armstrong(首位踏足月球的太空人)用過,你捧在手上,便彷彿感到太空很近,就像坐火車去旺角一樣可觸及的近。

藏品中,Robert最心愛「可能是全世界最貴」的麵包。

可能是全球最貴的麵包

「它曾經在阿波羅11號(首部登月太空船)飛過,是很特別的麵包。」Robert 侃侃道。「為方便太空人食用,麵包給切成塊狀,它外層還蓋上啫喱,以免麵包碎在無重狀態下飄來飄去。」「包裝上簽有Buzz Aldrin與Michael Collins(兩位登月太空人)的名字。Michael Collins 本應在太空吃掉的,但不知為什麼他沒有吃。於是在太空船返回地球後,它連同一個獎章,成了某位VIP的禮物。」「幾年後,我在eBay 看到有人出售獎章。當時那人以為這麵包不值錢,便給獎章開價100 美元,麵包免費。」然而同樣的獎章,NASA送出了很多個,只有這麵包是獨一無二,顯然後者比前者更具價值,至於到底值多少,則無從稽考, Robert的友人笑言它應是全世界最貴的麵包。

Robert 特別喜歡收藏太空人用品。除麵包外,他還有太空人用的這可樂瓶,這瓶子特別為太空人量身訂製,設有裝置以防可樂氣體在真空的太空中「像火箭引擎般噴射出來」。

「我喜歡這些東西,因為它們象徵人性。」Robert說。「我們是人類,人必須要靠飲食才能生存。」他認為這可樂瓶具備「人類文明走入太空」的意味。「我們身在太空,不僅要做科學研究,還要記得我們是誰。」至於Coca Cola 到底代表人類還是代表美國,人類要以Coca Cola代表自己的文明又是不是一種悲哀,那是另一個範疇的問題。你是不會用美國霸權或消費主義去挑戰Robert的,他不搞文化研究,他只是很單純地收藏太空、嚮往太空、幻想太空。看着藏品,自言自語說,對了,原來太空人是這樣吃麵包、是這樣喝汽水的..

幻想只能在夢醒前進行。我想起利志達《大海盜談》的漫畫Stars。少年說:「太美,太偉大了,宇宙實在太神秘,有生之年可上去看看才真的無悔。」到他終於有這樣的機會了,在宇宙中卻赫然發現星星原來都是石屎和鋼筋製的。「這樣的我還能說什麼,一切都是假的只怪自己一手把幻想滅了。」阿特蘭蒂斯號退役後,太空總署將與私營公司合作開發太空巴士,以廉價運送人類往返太空站為目標。科技發展,讓平民走入太空的夢逐漸成真。對Robert而言,不知這孰好孰壞?

撰文:楊天帥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