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香港唯一螢火蟲復育師Mark:為螢火蟲建設自然保護區


2011-05-06

香港唯一螢火蟲復育師Mark:為螢火蟲建設自然保護區

去年7 月,消失百多年的螢火蟲黃緣螢再現大嶼山。發現牠的,是一個二十八歲的小伙子Mark。他是全港唯一一個掌握螢火蟲養育技術的人。

據他所說,研究螢火蟲比蝴蝶要難三倍之多。「三倍是指工序與時間。好簡單,蝴蝶什麼時候能看見?早上。螢火蟲呢?」大浪生態文化村有一所香港螢火蟲館,由Mark 一手創立,也是Mark 的作息之所。訪問那天,Mark 首次帶他的「子女」出城,來到灣仔的法國櫥櫃陳列室Mobalpa ConceptShop 舉行「大自然的星光─鬧市中的螢火蟲展覽會」,與城市人見面。

Mark 的專業技術名為「復育」,即把環境修復成適合螢火蟲生活之所。這技術在香港沒得學,Mark 在日本學成歸來。箇中故事,有點像《笑傲江湖》的令狐沖習獨孤九劍。

睹環保政策與教育盲點

Mark 畢業於中文大學。其後,他任職漁護署,目睹本地環保政策的盲點。

「香港什麼都要快,獲批撥款的項目常常要在一兩年內完成。」然而環保不是女工車衣,一年起兩年止又如何會有成效? 「就算有較長期的項目,過幾年『阿頭』又會走,下任思維方式又不盡相同。」離開漁護署後,他在嘉道理農場從事環境教育工作,其後自組公司,為學校策劃環保活動,當時他二十五歲。

「好快我就發現,環保是無得教的。同學校做一個program,最長也不過幾個月。

然而環保講求身體力行,這需要浸淫多年才有收成。」無計可施下,他毅然離開香港,前往以成為「世界環保首都」為目標的日本北九州流浪取經。在當地,他遇上了「獨孤求敗」——日本螢火蟲研究會會長中村光男。

「他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伯伯。聽了我的故事,知道我在流浪後,他很受感動,因為他人生中也曾有過類似經歷。」「獨孤求敗」不僅領Mark 參觀螢火蟲館,更不求回報,讓他寄宿在家。在他的指導下,Mark 從螢火蟲的門外漢搖身一變成為復育師。中村光男更安排Mark 代表中國出席國際螢火蟲會議,與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專家交流。

「自此我就進入了人生的另一階段,正式成為一個螢火蟲保育者。」

為螢火蟲招募三百父母

「我在香港研究螢火蟲,是一種薪火相傳。中村老師把他的知識交給我,就是希望我把他的信念帶到香港以至全世界。」回港後,Mark 認識了本地有名的環保鬥士周兆祥博士,並在其「樂園」大浪生態文化村成立香港螢火蟲研究協會。研究協會現有約三百名會員,負責照顧螢火蟲的起居飲食。

Mark 稱會員為螢火蟲的「爸爸媽媽」。

文化村常有學校及團體來訪。此時Mark便負責向來訪者介紹螢火蟲,宣揚環保理念,藉此賺取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和研究經費。

「中村老師教我,做環境保育是辛苦、困難的,要默默堅持才有將來。」Mark 的目標是建設一個「螢火蟲版」的米埔自然保護區。「限制遊覽人數,讓螢火蟲得有一個棲身之所……」他滔滔不絕地說着。

我想,其實對很多人而言,螢火蟲只是某種讓人覺得「嘩!好浪漫呀!」的生物。要是牠們也要一個保護區,那豈非牛又要一個、馬又要一個?綿羊這麼可愛,當然也要……想法有點不切實際。

不過想來,搞螢火蟲,本來就不實際啊。

「幸好太太好支持我,家人好支持我。起初他們覺得我賺不到錢,後來漸漸看到比錢更有價值的一點,就是老公、親人是一個對未來充滿盼望的人!」Mark 說着,兩眼發光。

如是我想起一個讀完大學跑到西藏賣番梘的朋友;一個會考30 分現在終日窩在家裏寫沒人買的文章的朋友;一個無端去了德國種小麥不打算回港的朋友……人生還是不實際的好。

楊天帥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