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2
陳曉蕾: 為何看不起記者!
有時,人的快樂只在當有誰問起你的職業時,能給對方一個引以為傲的答覆。「我是教師」、「我是電工」、「我是經理」。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做得不快樂,「我是特首」,又如何?
「我是記者!」陳曉蕾說,語調像小兒說夢: 「我大個要做飛機師!」於是你敢肯定,她是快樂的。
從細節看生活
「你真要做人物訪問嗎!」見面時,陳曉蕾吃驚地道。「會不會無人看呀……」「不會啊。」我答。「同事們還爭着訪問你呢。」「我這些Small Potato……」她不知如何是好。
最少對我而言,陳曉蕾絕非Small Potato,她是前輩(但不是老前輩)。畢業於理工大學翻譯及中文系的她,1993 年投身傳媒界,曾在電台、報章、雜誌任職記者。
與陳曉蕾傾談間,我發現世上任何事物都能引起她的興趣,例如商場、魚、遮打花園。
「香港人在商場花這樣多的時間,我就想,不如寫個商場專題系列!」她說。
「你有所不知啦,好多商場規定清潔工人不得用掃把,看見地上的垃圾,一定要俯身撿起來。」「我好想寫魚!我好想知香港從漁村轉化成海鮮港期間的人事變遷。
你想,找一所海鮮飯店,追蹤魚缸中的每一條魚自哪裏來、怎樣來,不是很有趣嗎?」「你有否留意,遮打花園一年四季都有花開?後來我做訪問,才知道那是一個設計非常精妙的花園。設計師還利用高矮不一的樹營造假山效果,好厲害!」她感興趣的,還有立法會、茶餐廳、陸羽茶室……版面關係,無法盡錄。
「其實,我想告訴讀者的只是一些生活上的細節。」陳曉蕾說。「當然我不是說時政議題無意義,但的確人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生活。
你天天上班,走一樣的路,見一樣的景物,假如一篇文章能令讀者見識多一點,可能他的人生已經不一樣了。」
堅持自稱記者
「於我而言,這正是記者的功用。」她說。
入行四年後,陳曉蕾辭掉工作,跑到英國Goldsmith University 讀文化研究,1999 年回港,發現香港記者公信力「插水」,原因不明。
「我好感激以前無人叫我轉行。
」她說。「現在大家都說:你條件好,應該走,還當記者做什麼。」有次,陳曉蕾做關於高球的報道,問一個高球手這運動的吸引之處。
「我可以告訴你,但你不可以寫我的名字。」那高球手說。陳曉蕾答應了。「不,我不相信。」高球手頓了一下,竟道: 「你要發誓。」「為什麼如此看不起記者呢?」陳曉蕾不解。
儘管被人看不起,她還是堅持自己記者的身份。今日很多人覺得記者是一種過渡性職業,最終目標可能是當作家,或者從政,甚至嫁個有錢人。陳曉蕾的博客,標題大大隻字是「記者.陳曉蕾」。
她現在不隸屬任何傳媒機構,但她討厭別人稱她為「自由撰稿員」、「freela nce」或者「作者」。
「我寫的每一句也不是『作』的,全部有根有據!」她說。「最嫌棄叫什麼『傳媒人』,我又不是電視節目主持!」「我就是記者呀!」她說。今後陳曉蕾仍會繼續自稱記者。行家笑說,全世界就只有她死捉住記者這個名銜不放。
「其實,你為什麼要如此堅持呢?」我問。
「哎呀,那麼你告訴我,為何你要在這裏?為何你要做記者?」「嗯……我喜歡訪問,喜歡寫作。」她答︰ 「就是嘛!你說你是不是折墮!」訪問至尾聲,作為後輩的我,不免要為一己私利,向她請教一句記者的座右銘。
「不要怨!」她想都不用想便道。「一旦怨起來,就沒救了,寫得有多好,讀者有多欣賞,也不會幹得下去。」「不要問,只要信。」我想。豈不像邪教?不過轉念考慮,奉記者精神為一種邪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最少,讓陳曉蕾快樂,也讓我快樂。
楊天帥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