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6
讓柬國孩子建學校
友人在facebook 轉載今年台大社會系系主任蘇國賢的畢業典禮致詞,節錄一段如下:我們對於弱勢的憐憫與幫助,並非是一種施捨,而是基於虧欠。因對讀過社會學的人都明白,我們都是這個遭受破壞的世界的成因,我們都是造成身邊周遭不幸的幫兇,既然是這樣,我們施出援手,乃是因為我們虧欠所試圖做的彌補,我們應該抱持還債的心來愛人,絕對不能企盼有回報,或者有一絲施與者的優越感。
「柬埔寨政府對幼稚園沒有資助,很多村莊小孩沒有上學機會。」Lawrence 告訴我。「雖然讀中小學有津貼,但因為那不是強制教育,有些父母連自己的孩子是適齡學童都不知道,令孩子白白錯過讀書機會。」「我們在考察時亦發現,柬埔寨的學習環境很差。有間『學校』,不過是老師住的高腳屋的地板下面,不但光線不足,遇上雨天也無法上課。」八十後的Lawrence 是一位公關顧問。與我們圍坐一桌的還有建築師Wing、中學教師華、銀行客戶服務顧問Doris,以及大學生Winst on。這幾個IDEA 建校計劃籌委會成員相信,「已發展社會的大學生及專業人士有責任幫助地球上被忽視的一群」。
柬兒童親手設計
故事源於去年3 月,幾個年輕建築師深信: 「只有讓用家參與設計的建築,才最能配合他們的需要,加強他們的歸屬感。」信念人人有,但轉化成行動的永遠屬少數。這幾個建築師卻興沖沖地聯合其他團體,廣招義工,飛往柬埔寨,建學校。
「從設計到建造均由香港義工和柬埔寨的老師、學生一起參與,建築師則只從旁支援,將自己的影響力減到最小。」Wing 說。
要三十多個對建築全無認識的雜牌軍又設計又親手蓋房子,無疑難比登天。因此在去年年尾,IDEA 的義工須參加一連串工作坊,由專家親自教授從圖則讀法、材料運用,到柬國氣候、風土人情等各種知識。
參加者在學習過後,會在建築師引導下設計學校,製作模型。這些模型絕非「玩玩吓」,它們會直接送到柬國負責學校營運的機構,並給予修改意見。一所可供四十五個柬埔寨小孩讀書的校舍便是如此煉成。
高溫下體力勞動
我(與多數打工仔一樣)平生最怕的就是那幾件事:體力勞動、天氣熱、吵耳、早起床。IDEA 的一行人卻「貼錢買難受」,來到柬埔寨,逗留九天,每天六點起床開工,在接近四十度高溫下把空想建成現實。
Winston 說,義工不單要敲釘、油漆,還要帶領當地小孩工作。然而無論你如何高聲叫嚷,這群孩子都不會理你(是以Winston 形客他們為暴龍)。除因為他們精力實在太過充沛外,最大問題是言語不通。柬國小孩不諳中英語,彼此只能透過身體語言交流。
「難得的是儘管工作辛苦,但大家都好興奮。工地離我們住處遙遠,有個半小時車程,所以每天四點半我們便必須離開。」Wing 笑道。「但義工個個總是不肯走,逼得我每天也要『驅趕』他們上車。」「其實義工們回住處後還要預備明日的物資,往往須工作至深夜,很辛苦的……」Wing 說。Lawrence 接道: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很投入!無論睡得多晚,大家也能準時六點起床,我也覺得他們很厲害。」
獲撥款擴大規模
艱辛過後,不消說當然是大團圓結局。義工們在開幕前一刻還在油漆,但終究是完成了—少了「PRO」味,但多了色彩和人情的IDEA 學校,一夥人興高采烈回港。這是今年2月的事。
8 月, IDEA 在JCCAC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Centre,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展覽,展示他們的豐碩成果,同時宣布明年將再赴柬埔寨建第二所學校。本是參加者的Winston 亦「食過番尋味」,更上一層樓,加入IDEA 籌委會。
「我想為這個計劃付出更多,運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幫助更多人。」話雖老套,倒很真誠。
新一屆的IDEA 比首屆又更添刺激—籌委會獲青年建築師項目基金撥款10 萬元。成員們說,他們將為下一所學校加入可持續發展元素。「希望能助人自助,建學校的同時也為當地居民提供謀生機會。」文首的致詞還有一段是這樣的:我們的手段是愛,而且只有愛。衝突只是為了要消除建立關係的各種阻礙,但我們絕不是透過製造與他人的敵對關係來建立或凝聚你我之間的關係,這只是關係的移轉,不是關係的恢復,我們企圖創造出更大的愛的能量,來修補原本被破壞的關係,或建立原本不存在的關係。
祝願IDEA 因愛成功!
全面解構
IDEA SCHOOL
1音樂牆由柬埔寨孩子自行油漆。牆上放滿由香港一位有心人捐贈的小樂器,使學童得以接受當地難得的音樂教育。
2家具與教育玩具柬埔寨資源有限,椅子、教室地氈等部分課室物品須在港購置,由義工帶到當地。
3希望之樹由香港義工與當地學生一同貼馬賽克及上顏料,製成樹上十數隻雀鳥,象徵孩子希望上學的心願。
4窗戶與離牆屋頂學校缺乏電力供應,故無燈光。校舍雖配合大量窗戶,屋頂與四面圍牆間亦須留有空隙,確保足夠光線進入室內。
gyeung@hkej.com楊天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