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9
無印CEO金井政明:我們只提供物件的精粹
仔細想想,無印良品委實是無精神分裂的。它一方面提倡簡樸生活,另一方面又叫人多買無印產品。
把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想法攙到一塊的,是金井政明。
打工仔由低做起
無印從鑊鏟到螢光筆那五花八門的生活雜貨,本已叫人目不暇給,然而原來在日本,它還有推出汽車,又辦地產項目Muji Village,還搞收費露營營地,以「親親大自然」做招徠。
香港人的衣食住行充斥着地產商,日本人則充斥着無印良品。
倘要為「無印王國」豎立一個功勳排行榜,排第一的肯定是金井政明無疑。這不是因為他的社長身份;他的爸爸也不是李剛—金井政明只是一個出於平凡世家的高中畢業生而已。
他1993 年加入無印良品,四年後擢升為生活雜貨部部長,大手段把產品銷售網從個人擴展到家庭,令客源大增。其後曾轉戰營業部、宣傳及促銷部、業務開發部、商品部,甚至露營營地及電子商務負責人。2008 年,他終於登上社長之位。
作為領袖,堅定的理念比一切重要。
無印良品何以能得消費者歡心,金井政明對此一清二楚。訪問時我跟他提到,友人在八年前送我一本無印筆記簿。因為內頁能夠更換,一直到今天我還在使用。
這八年來,每當我沒事可做,就會在它的書皮畫公仔。友人怪我畫得一塌糊塗,使簿子失卻簡潔風格,變得很不「無印」。
「你沒有做錯。」金井政明聽罷,為我平反。
「正因為人人都希望獨特,所以無印才不獨特。」一句話說得很玄。「以這個為例─」他指向一個玻璃杯, 「人們都叫這個做Glass,這稱呼限制了其用法,令人覺得它只可用來喝水。」「反之,無印會叫它做Glassware,這一去除其獨特性的手段,令使用者可以有更大自由發揮空間。」他說。「所以,我們永遠只提供物件的『精粹』,而不會在上面加上任何額外價值。」作為商家,透析市場的能力則是關鍵。
「現在中國的消費環境,就像八十年代的日本。」他說。「我們在六七十年代經歷了富庶,然後到八十年代,發現『進步』原來不只講物質,亦關乎對生活的留心,無印良品正是因此而成立的。中國現在的處境也大致相同。」「我們不僅要把產品推廣到中國,更要與中國的設計師合作,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無印良品。這是我們打入中國市場的策略。」
設計師名不副實
無印良品的要職,金井政明大概只有一個沒有擔任過,那就是設計師。他是唯一一個不是設計師卻會在今年BODW(Business of Design Week)演說的日本人。
說到設計,金井政明笑了。他說公司的約五十位全職設計師都空有職銜,卻不搞設計,只負責觀察顧客需要等工作。
「我們的產品設計主要由約十位自由身的產品設計大師負責。深澤(直人)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金井政明強調,無印良品對設計師的創作完全不會干涉。「因為我完全信任他們對無印價值的了解。」「那假設作品真的『不見得人』呢?」我不禁問。
「也會推出。」他想也不用想便答。「不合市場需要的東西,會自然消失。」世有百樂,然後有千里馬。要成就一件好設計,不僅要有優秀的設計師,肯定也要有出色的企業家,我想。
楊天帥gyeung@hkej.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